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机器轰鸣粮满仓 千亩良田绘就丰收画新卷

2025-10-22 17: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五队的千亩高标准农田里,金黄的玉米穗饱满沉实,在阳光下泛着丰收的光泽。田间地头,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将玉米快速收储、秸秆同步粉碎还田,一派丰产丰收的忙碌图景——这正是玉门市柳河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昔日“粮田”变今日“良田”的生动写照。

  “以前地块零散、田埂交错,大型机械根本进不来,收玉米全靠人工,一家老小齐上阵还得费上不少功夫。”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顾红艳指着连片农田满是感慨,“自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零散地块被整合为集中连片大田,彻底打通了机械作业‘最后一公里’。”如今柳河镇全面迈入机械化时代,收割效率比人工大幅提升,10亩玉米不到2小时就能完成,仅收割环节就为农户每亩节省人工成本120元以上,真正让种粮从“体力活”变成了“轻松活”。

  “这高标准农田真是帮咱种粮人解了大难题!”红旗村五队农户潘海军驾驶着装满玉米的农用车,难掩喜悦。“往年收玉米自家人手不够,还得雇人干,今年一个电话就能叫来大型收割机,我一个人开车跟上一早上就收完了。而且有了滴灌系统,浇水施肥不用跑遍田间,比以前方便多了。”

  红旗村五队的变化,是柳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缩影。近年来,玉门市柳河镇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同步配套滴灌系统和沉沙池。通过滴灌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供给,较传统漫灌节水25%以上,极大的降低了种植成本,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多重效益。

  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是农户手中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底气。下一步,柳河镇将聚焦高标准农田“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持续做好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推动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让更多“粮田”变“良田”,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通讯员 吴亚飞 韩礼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