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民乐:中药材全链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0-21 17: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的祁连山北麓,民乐县21万亩中药材陆续进入采收季。近年来,民乐县立足区域特点布局中药材产业,鼓励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整合连片集中田,引进龙头企业、外地客商和本地种植大户参与产业发展。

  技术筑基:标准化种植筑牢产业根基

  民乐县深谙“好药材始于种植”,近年来持续加码技术投入。联合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技术服务平台,2025年8月举办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专题培训班,就为50名脱贫户、监测户送上“技术礼包”。“以前种黄芪全凭老经验,亩产能有300公斤就不错了。现在学了标准化技术,亩产直接冲到400多公斤,还能卖上好价钱!”南丰镇种植户马玉新的话,道出了技术赋能的实效。

  目前全县已制定20余项栽培技术规程,推广水肥一体化等17项新技术,建成33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70多个500亩以上连片基地,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0.8万亩。依托独特的高原光热条件与科学种植技术,当地黄芪、板蓝根等主栽品种有效成分含量远超药典标准,亩均产量较陇西、岷县等传统产区高出30%,机械化率更是突破90%。2025年全县中药材预计产量超10万吨,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

  延链补链:加工升级激活价值潜能

  在民乐生态工业园区,陇瑞药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黄芪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摇身变为高附加值饮片。“以前卖原料,黄芪每公斤才7块多,加工成饮片能卖到15块,附加值直接翻倍。”企业负责人钟锋森介绍。

  该县通过招商引资与本土培育“双轮驱动”,已引进诚泰药业、陇瑞药业等1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配套33个初加工作坊,年加工能力突破6万吨。总投资1.85亿元的陇瑞药业精深加工项目,还配套建设5000亩种植基地,形成“从田间到车间”的闭环体系。目前,企业各类中药材饮片日加工量达15吨,累计加工产出超300吨,已与浙江医疗健康集团等企业签订1000吨以上购销合同,直接经济效益超500万元。同时,三堡镇的冷藏保鲜库、六坝镇的智慧农业工厂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让“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的全链条愈发完善。

  品牌富民:产业红利惠及万千农户

  民乐县以“中国板蓝根之乡”“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金字招牌为依托,打造“陇瑞源”等“甘味”企业品牌,通过13个全国药材集散地直销窗口拓宽销路,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创新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72个中药材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62户种植大户,带动2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均增收超2万元。仅陇瑞药业一家,就累计解决群众用工2800人次以上。“在药厂上班一天能挣200元,既能照顾家里,一年下来还能攒下3万多块!”顺化镇村民李娟的收入变化,是产业富民的生动写照。如今,中药材种植亩均收益最高达7000元,268户生态地灾搬迁家庭通过产业实现至少1人就业,搬迁群众人均增收1.5万元,让“致富草”真正扎下了富民根。

  通讯员 苏久永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