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2025-10-20 17: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灵台县朝那镇苹果园硕果盈枝、果香四溢,果农们忙着采摘、分级、装箱,丰收喜悦随处可见。依托温和气候、四季分明节律、肥沃土壤、充足光照及显著昼夜温差,朝那苹果形成色泽鲜艳、果香浓郁等优良品质,打造出“早、艳、香、脆、甜”五大特色。作为富民强镇“首位产业”,苹果产业年产值破4000万元,还通过技术辐射、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带动牛、菜、药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起“一业引领、四业共兴”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果业领航 科技赋能筑牢产业根基

  走进朝那镇三里村矮砧密植园,整齐果树间,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精准供肥,套袋苹果预示丰收。据镇果产业分管领导介绍,全镇推广“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完成2000余亩乔化果园提质改造,今年果品总产量预计达5200吨。同时,遵循“乔退矮进”思路,在马寨村新建306亩抗重茬矮砧密植园,果树成活率超95%,推动果园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型。

  产业兴旺让农民收益实打实。果农马有存用20万只果袋换得50万元收入;陕西承包商董冬志嫁接的15亩华硕苹果,以每斤5元热销;湖北客商王文全一次性订购10万斤朝那苹果。不仅如此,果园标准化管理经验持续外溢,绿色防控技术用于中药材种植,水肥一体化模式为蔬菜产业节水节肥示范,形成“技术共享、效益倍增”良性循环。

  牛业壮链 政策引导打造循环农业

  “买牛有补贴,生牛犊有奖励”,高崖村村民李忠新的感慨道出养殖户心声,他家存栏红牛去年获2万元补助,日子愈发红火。朝那镇以建设“市级平凉红牛特色产业强镇”为契机,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兑现“牛九条”扶持政策,建成3600平方米红牛养殖小区、1处改造提升养殖场区及1座饲草料集散中心,目前全镇牛存栏6600头,较去年增长12%。

  牛产业还与果业形成生态联动,马寨村果农曹新科表示,果园施有机肥后,苹果甜度能提升1.2个百分点。原来,牛产业粪污经无害化处理成有机肥反哺果园,构建“养殖—粪污—种植—增收”绿色循环链,带动68户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菜药提质 创新模式拓宽增收路

  当下,社古村辣椒种植基地丰收,村民忙着采摘,合作社负责人算着账:“企业每斤1.7元保底价收购,亩均收入超2000元。”朝那镇复制果产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350亩朝天椒标准化基地,预计带动增收超50万元。

  艾草产业也崭露头角,该镇在三里、盘头等村种艾草980亩,通过“集中示范+技术培训”,实现亩产效益1600元,为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5万元。艾草加工厂内,工人加工艾草制品,剩余秸秆制成饲料供应养牛户,既降养殖成本,又延伸产业链。三里村32岁村民黄俊霞,在加工厂工作月入约2000元,还能照顾家人,不用再外出打工。

  多业协同 全链融合激活振兴引擎

  从苹果采收季日均吸纳200余名临时工,到牛舍建设、蔬菜分拣、药材加工等岗位,朝那镇“牛果菜药”产业集群全年提供季节性用工超2000人次,带动群众日均增收百元以上,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富足图景。

  展望未来,朝那镇将深耕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让“皇甫谧故里”的“甜蜜事业”香飘更远。如今,这里沃野流金、乡畴叠翠,“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畜”的立体产业图景全面铺开,以果产业“一子落”,激活了乡村振兴“满盘棋”。

  通讯员 熊 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