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城 幸福栖居——嘉峪关市以实干担当书写高品质宜居城市答卷
原标题:匠心筑城 幸福栖居——我市以实干担当书写高品质宜居城市答卷
李潇潇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植于心、笃行于实。围绕打造“两区一城一地”发展定位、紧扣“六个典范”目标任务,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四好”建设,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步履铿锵,用高质量住建工作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宜居梦想照进百姓生活。
心系民生福祉,老旧小区焕新颜
自2023年起,我市锚定“补短板、惠民生、增活力”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掀起老旧小区改造热潮。截至2025年,已完成26个老旧小区、233栋住宅单体楼改造,惠及8934户居民。从2023年广汇小区、新育才小区等19个小区的集中攻坚,到2024年新华小区(板式高层)、大众街廉租房等5个小区的精准提升,再到2025年佳苑小区、朝晖小区的品质升级,每一处改造都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改造过程中,市住建局从细节入手,让老旧小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针对冬季保暖难题,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完成19.95万平方米屋面防水翻新、6.13万米落水管更换、23.07万平方米外墙保温加装,让居民冬日里暖意融融;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下水堵塞、管线老化等“顽疾”,改造给水管线15.36万米、排水管线19.34万米、供热管线18.44万米,彻底根除生活烦恼。
同时,着力优化小区配套设施,打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规划建设21.10万平方米室外铺装,新增及改造停车位2000余个,破解“停车难”;拆除部分小区围墙,引入专业物业,实现“街区漫步、社区和谐”;增设休闲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配备智能门禁、监控系统,让全龄段居民都能享受品质生活;见缝插绿、补植补种,选用优质观赏植物,将小区打造成推窗见绿的“生态家园”。
破解交通梗阻,城市路网通民心
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也是民生幸福的“纽带”。市住建局秉持“科学规划、配套提高、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理念,先后启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连通工程、新华路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等一系列路网升级项目,新建及改造道路42.14公里,让城市交通更加畅通高效。
为打通南北城区“阻隔”,实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连通工程(金港大桥)及城市管网设施补短板项目,新建1.53公里桥梁及附属道路,拓宽改造观礼大道上跨清嘉高速桥梁,两座桥梁的建成,不仅加强了南北市区联动,更串联起嘉东工业园区、五大市场产业园等重点区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针对嘉北工业园区第二铁道口交通拥堵问题,联合酒钢公司实施新华路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嘉北工业园区公铁立交项目(铁山桥),彻底消除公铁平交安全隐患,解决了多年来的“卡脖子”难题。
在提升道路通行质量上,成效显著。结合兰新路雨排建设、体育大道雨排等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完成13公里路面开挖及恢复,创造了新华路80天完工、体育大道50天竣工的“嘉峪关速度”;排查整治城区裸露土地,完成爱民小区巷道、大唐路小学门前巷道等25条街巷改造;2025年,针对静轩路、德轩路等道路存在的问题,通过拓宽车道、新增非机动车道、新建延伸道路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区交通网络,让居民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升级市政管网,筑牢城市“生命线”
市政管网是城市正常运行的“毛细血管”。面对人口增长与管网老化带来的挑战,市住建局精准施策,实施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新华路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等一系列工程,累计新建及改造供热管网92公里、给水管网132公里、污水管网115公里、雨排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295.73公里,让城市基础设施“微循环”更畅通。
同时,积极推进管网智能化建设,安装273套分区计量传感设备,实现供水主、干、支线计量监控全覆盖;完成39891户人工煤气用户天然气改造,加装智能燃气表及报警器,更换不合格软管,有效提升城市用能安全与智慧化水平,为居民生活保驾护航。
守护农村安居,助力乡村振兴
在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我市始终牵挂农村群众住房安全,通过“排查-改造-评估-宣传”全链条工作,筑牢农村住房安全防线。前三季度,协同市郊区办开展3次农村房屋专项排查,重点检查老旧土坯房、地质灾害风险点周边房屋;完成2025年5户农村C级危房加固与重建,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11户农房进行安全评估,为分类管理提供依据;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发放资料300余份,普及危房改造、自建房安全等知识;协助完成32户74人返贫监测户退出程序,实施安远沟村生产渠道维修改造工程,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创新治理模式,共建共治享幸福
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市住建局顺应精细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城建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构建“市民上报—平台流转—部门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破解传统城市管理难题。
该小程序上线以来,累计接收群众反馈问题470余件,办结率超98%,注册用户从70人增至1000余人,推动治理模式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让市民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借助实时上报与数据分析,问题处置效率大幅提升,道路类问题修复时间从5天缩短至2天,应急类问题2小时内响应,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的转变;通过科学分类与数据统计,精准施策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问题,推动管理效能从“粗放低效”迈向“精细智能”,让城市治理更高效、更贴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市将继续锚定“两区一城一地”发展定位,紧扣“六个典范”目标任务要求,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在补短板、锻长板、扩新板中持续发力,用匠心与实干雕琢城市品质,让幸福雄关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 2025-10-21嘉峪关市人社局精准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
- 2025-10-21辉煌嘉峪关——城市发展主题图片展:感受城市变迁 凝聚奋进力量
- 2025-10-20嘉峪关市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 文明乡风润雄关”主题宣传活动
- 2025-10-20政府“代跑腿”跑出惠民利企“嘉速度”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