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 文明乡风润雄关”主题宣传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
10月16日,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联合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医保局、市科协及新城镇,在新城镇集市共同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 文明乡风润雄关”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农村集市这一群众高频聚集场景为依托,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与文化展演深度融合,让文明理念随集市烟火气浸润人心。现场群众参与踊跃、互动热烈,真正实现了宣传有温度、服务接地气、效果看得见。

文明实践 移风易俗
阵地“接地气”,打造文明宣传“零距离”平台
活动充分利用新城镇集市人流密集、贴近百姓生活的天然优势,把文明实践“流动课堂”直接搬到群众身边。各参与单位围绕“移风易俗”核心主题,联动搭建综合宣传服务区域,以“政策讲清楚、服务送上门、氛围造浓厚”为目标,现场布设主题展板、悬挂醒目横幅,将文明乡风建设的氛围融入集市日常,让群众赶大集、办琐事的同时,抬头可见文明元素,伸手可及宣传内容,打造出“一站式”文明传播阵地。


宣传“有干货”,让文明理念融入生活日常
宣传品发放环节聚焦“实用+教育”双重属性,工作人员向赶集群众递上印着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的宣传彩页,以及印有文明标语的环保袋、围裙、抽纸、水杯等生活用品——这些物件既是群众日常能用的“必需品”,也是流动的“文明宣传员”,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理念自然融入柴米油盐。同时,各部门结合职能开展宣传服务:市医保局、民政局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医保报销、惠民殡葬等民生疑问,市科协普及科学常识,市生态环境局倡导绿色生活,多维度宣传覆盖群众生活需求,让文明宣传不止于“看”,更在于“用”。



文艺“添活力”,寓教于乐传递新风正气
活动特别邀请中沟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传承团队及文艺骨干登台表演。演员们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等文明主题,巧妙融入传统戏曲编排,创排了一系列贴近农村生活、语言通俗生动的小剧目。没有华丽布景,却有熟悉的乡音乡情;没有生硬说教,却有打动人心的剧情——群众在锣鼓声、唱腔里看得入神,在欢声笑语中领会文明内涵,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文明新风随戏曲旋律悄悄扎根。

互动“聚人气”,让群众从“听客”变“参与者”
“甘肃好人”、梅建国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负责人梅建国的到场,让宣传环节更添“亲切感”。他以图文展板为辅助,结合集中宣讲,把移风易俗的内涵要义、文明实践的鲜活成果及时代新风的具体要求,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语言、接地气的表达节奏娓娓道来。不做抽象解读,不搞专业术语堆砌,而是将核心内容转化为直白易懂的表述,让原本需要细细琢磨的文明理念,经他通俗化讲解、场景化呈现后,变得清晰好懂、可学可行,让在场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真正把文明理念听进了心里。



协同“聚合力”,构建文明建设“共同体”
此次活动打破部门壁垒,各单位立足职能、同向发力:市民政局聚焦殡葬改革宣传,市医保局把医保政策讲明白,市科协把科学知识送下乡,市生态环境局引导绿色生活,新城镇还组织卫生院同步开展爱心义诊——从政策解读到便民服务,从理念传播到健康关怀,多部门协同联动,既展现了各司其职的专业度,更凸显了共建共享的凝聚力,为文明乡风建设注入了多元力量。




下一步,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宣传载体、拓展活动场景,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雄关大地,为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凝聚起强劲合力。
- 2025-10-20祁连山下21万亩中药材丰收
- 2025-10-20【祁连山下是我家】甘肃山丹马场:田间“丰”景浓!30万亩粮油秋收忙
- 2025-10-20祁连山下是我家丨【图集】甘肃民乐:祁连山下21万亩中药材丰收
- 2025-10-20【祁连山下是我家】“甘味”飘香山城:张掖农特产品重庆展销受热捧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