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戈壁生大道:G571阿若项目在风沙中镌刻“公发印记”

2025-10-17 10: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任磊 通讯员 李汜凯

  当当金山的晨雾漫过尚未成型的路基,G571阿若项目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包部的阿若小镇里已升起第一缕炊烟——这是戈壁里的寻常清晨,却藏着“路从无到有”的密码。作为连接甘新两地的重要通道,G571肃北至若羌公路阿克塞至拉配泉(甘新界)段项目,正以“党建为魂、品质为骨、匠心为血”,在荒漠中书写交通建设的新叙事。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精品工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G571阿若项目建设一线,看戈壁生大道。

  红帆领航:让党旗在戈壁工地高高飘扬

  在寸草难生的荒漠中,临时党支部是撑起项目建设的“战斗堡垒”。自组建以来,G571项目始终坚持党建与工程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让“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员冲在最前沿”成为贯穿建设全程的鲜明导向。支部委员带头扎根施工一线,裤脚上的灰尘是每日奔波工区的见证;党员技术骨干主动扛起攻关重担,围绕施工用水、设备保障、工艺优化等关键难题,以创新思路破解戈壁建设瓶颈;主题党日活动走出会议室、开在路基旁,支委会聚焦“当日施工难点”“工区实际需求”精准议事,35.6公里施工便道如红色丝绦,将分散在荒漠中的建设力量紧密串联。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项目已实现形象产值突破5.11亿元,“党建引领”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党员笔记本里的攻坚方案、施工现场忙碌的红色身影、建设者手中紧握的工具,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工程稳步向前的核心动力,让党旗在戈壁工地上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砂砾成基:在绝境里蹚出施工路径

  戈壁的风沙能吹跑帐篷,却吹不动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面对极端气候、盐渍土难题、设备保障等多重挑战,项目团队以“向荒漠要通路”的韧劲,蹚出一条戈壁施工新路径:

  准备阶段,593台机械设备实现“全天候待命”,设备保障团队顶风沙、战酷暑,每日细致检查维护,确保每一台机器始终处于最佳作业状态;

  路基填筑环节,以“首件工程”为标杆,反复试验确定碾压速度、洒水次数等关键参数,量身打造适配戈壁特殊环境的施工规范与标准;

  盐渍土路段施工中,技术员蹲守现场对比多套改良方案,通过无数次土块揉捏、数据测算,终于找到“抗盐碱、保质量”的最优解,为路基质量筑牢根基。

  截至目前,1142根桩基已深扎地下筑牢工程根基,80公里路基如巨龙展翼向远方延伸,2#场站箱梁模板在阳光下闪耀着建设的光芒——每一处工程痕迹,都是建设者们与自然博弈、向困难挑战的胜利勋章。

  匠心铸魂:把质量刻进每粒砂石

  “戈壁里的路,要经得住时间和风沙的考验。”这是G571项目全体建设者的共识,更是融入血脉的“质量信条”。项目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进场到工程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严守标准、绝不妥协。

  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场时,材料员逐项核验资质证件,抽样送检确保源头质量过硬;混凝土拌合中,试验员紧盯配合比调配,每日精准监测砂石含水率,严格控制配比误差;无人机常态化沿线路巡航巡检,以毫米级精度监测路面平整度,不放过任何微小起伏……

  钢筋绑扎、路基碾压、临时用电,从关键工序到细节末梢,建设者们以“较真”态度守住质量底线,让“每一粒砂石都达标、每一道工序都合规”成为现实,誓将公路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向远而行:让路成为连接的纽带

  傍晚的阿若小镇,食堂飘出的羊肉汤香气里,藏着建设者们对未来的憧憬:“这条路通了,肃北的矿产能更快运往全国,若羌的瓜果能更早走进千家万户。”

  G571公路的意义,远不止一条交通通道——它是打破“戈壁孤岛”的纽带,让甘新两地空间距离缩短、经济联系更密,从“远亲”变“近邻”;是激活区域发展的引擎,推动沿线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就业增收,为民生改善注入新活力;更是承载着西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连心线”,为区域协调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如今,G571公路的轮廓已在荒漠中清晰显现,它记得建设者们被风沙吹红的双眼,记得党支部会议上点亮的灯光,记得每一粒砂石里凝结的“公发匠心”。未来,当往来车轮驶过这条公路,当沿线烟火因它愈发兴旺,这条从戈壁中崛起的通途,必将成为西北大地上“连接与生长”的新象征,为新时代西部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交通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