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王喜全:扎根项目一线 “桥”见人生成长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王烁
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长罗项目,老长庆桥拆除重建时,桥的护栏上刻着“艰苦奋斗”四个大字,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建设者在艰苦环境下建设长庆桥的生动写照。为了留住这段历史,在长庆桥项目陈列室,公司特意保存了这段镌刻历史的护栏。
该公司长庆桥施工处项目负责人王喜全说,每次看到这块护栏都很有感触,公路工程人将艰苦奋斗的基因刻在骨子里,以工地为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公路如血脉般贯通祖国大地。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该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精品工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该公司长庆桥项目,采访了长庆桥施工处项目负责人王喜全。
自豪我是工程人
从甜永高速到彭大高速再到打庆高速,这几年,王喜全一路跟随公司建设项目的脚步,修了好几座大桥,也吃了不少苦。
王喜全说,工程人就这样,大学时学习土木工程的他,实现人生理想的场合在每个工地,每个工程上。现在,每当他开车经过自己修过的大桥内心都无比自豪,这是人生的成就感,也是在工地默默付出的意义。
“特别是日落时分,看着我们修过的路撒满金光,那种天堑变通途的喜悦无需言表。”王喜全如是说,作为工程人,他的内心有着属于自己浪漫。
甜永高速西川一号大桥、彭大高速四家沟大桥、打庆高速李家沟三号大桥……
沿着自己参与的一座座大桥走来,今年他在泾河之滨建设长庆桥。

幸运修建长庆桥
要建大桥,先学历史,长庆桥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桥梁,素有先有桥梁后有镇之说,是甘肃、陕西两省,平凉、庆阳、咸阳三市的交通枢纽。
走进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长庆桥项目会议室。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长庆桥的前世今生,也让每一位员工思索,新时代我们需要一座怎么样的长庆桥?
“我们修建的是一座提篮式红色钢结构大桥,有别于其他公路桥梁的简单实用,长庆桥是按照地标建筑设计的,如果说刚刚开始还不理解,了解了长庆桥历史就会明白这样选择有多重要。”王喜全介绍自己参与修建的长庆桥。
作为甘肃公路首次建设的桥型,全长310.6米的长庆桥,最大跨径148米,桥梁结构新颖,不仅造型优美,还具有跨度大、刚度强、稳定性高的特点。
“我们团队也在不断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我们一遍遍看图纸,吃透其中要意,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让建设长庆桥的每个步骤都经得起时间考验。”王喜全介绍施工经验。在他看来,工程建设没有捷径,质量管理不能松懈,想要做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跑工地,无论酷暑、寒冷,工程管理者在项目一线才能现场解决问题。
如今,长庆桥主体施工完成,一座宏伟的桥梁完美呈现在泾河之上。

“这个桥梁更有特色,夕阳西下的时候很有氛围感。”王喜全说,他喜欢自己参建的每一座桥梁,这是他一路走来、一路成长的记忆,但是长庆桥更有特点,就是那种看一眼就能让人记住的桥梁,所以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他珍惜难得机会,追求一流品质。
难忘人生成长路
从2013年大学毕业,如今匆匆十年,一直在工程一线的王喜全也有很多难忘时刻。特别是陇南“两云”改造项目遭遇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他们项目团队连夜出发抢险救灾,一边疏通道路,一边防范洪水,和村民一起保住了家园和工地,面对村民们一声声感谢,他读懂了工程人的社会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王喜全还喜欢探索专业工程技术。路基施工中,面对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低承载能力和较差的稳定性,容易导致路基沉降、变形甚至失稳,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等难题。王喜全不断总结研究和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中华建设杂志发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比分析与展望》,对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系统对比分析,探讨其适用范围、优缺点及经济性,并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2025-09-03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科班生徐会厂与长庆桥的百年之约:用精细打造泾河新地标
- 2025-08-29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刘高胜:九年凿通五座隧道 青春在岩壁深处发光
- 2025-09-01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青年工程人宋彦凯挑大梁 用智慧和细节书写精彩答卷
- 2025-09-02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太华路面二标:“黑脸工程师”用毫米级精度铺就老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