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重走西北角】延安剪纸艺人李福爱守正创新 巧手剪出美好新生活

2025-07-10 16: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7月7日,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内,著名的陕北民间艺术家李福爱正在挂满琳琅满目作品的窑洞内剪纸。

李福爱正在雕琢她的作品 黄容川/摄

  创业之路

  李福爱是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镇柳沟村人,小时候常常观察大人剪绣(一种将剪纸与刺绣结合的工艺)。“过去,大人剪好了绣就会把它粘到枕头上,鞋上。过去的女人结婚,陪嫁的鞋上面的花纹都是咱(农村手工业者)剪的,这叫绣花鞋,”李福爱看了一眼她亲手制作的绣花鞋小挂件,接着说,“那时候还担心影响生意,影响家里干活。有一次,我这辈子记得很清楚。我现场剪了一个小蝴蝶,一个外国人就要买。当时心里想着,这么简单的一张纸,居然有人要掏钱买?既然他喜欢就给他吧,只要有人喜欢,还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李福爱正在讲述她童年的经历 黄容川/摄

  李福爱回忆,她早期的一幅作品卖了四块人民币,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四块人民币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她兴奋地说:“能卖得来钱过日子,再苦也无所谓。”

  守正创新

  李福爱剪纸的窑洞墙上挂着的和桌上摆放的各类剪纸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十二生肖和鲤鱼跃龙门,又有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还有今年火热的哪吒。在长期创作过程中,李福爱最擅长有关民间故事的作品。她拿起一幅即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笔者看,并解释这幅作品传达的内容。

李福爱阐释着作品中的故事 黄容川/摄

  同时,她指出,某些网红喜欢在老祖宗的基础上做一些不合理的改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糟蹋了民间艺术。“一般来说这些剪纸和绘画都是用吉祥物给人民带来高兴欢乐,寓意幸福美好的东西。”李福爱郑重地说,“我们(陕北民间艺术家)没脱离老祖宗的地域文化,结合社会的进步,人民的需求,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增加作品的内在价值。”

  传承与展望

  在提及学徒时,李福爱笑道,她的教学方法朴素而形象生动——直接剪出来展示给学生看,不像学校里用文字、符号、公式等传授抽象的知识。对于想要学习延安剪纸的年轻人,李福爱也有自己的希望:“要学,就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不能偷工减料。作品要有自己的构思,体现独特的风格” 。

李福爱向游客展示她的教学成品 黄容川/摄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汪思宇、黄容川;指导教师阴雨永、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