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网友热论的中国移动“九天”VS“DeepSeek” 我们这样理解……

2025-02-10 17: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当中国移动的“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与DeepSeek接连登上热搜时,许多人开始争论“谁能代表国产AI的未来”。

  真相,或许截然不同:与其说它们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是AI生态的“左脑与右脑”:一个扎根行业纵深,一个拓展技术边界,两者的并存才是中国AI“两条腿走路”的底气。

  技术定位:“务实派”与“探索者”

  如果把AI大模型比作人类大脑,那么“九天”是“左脑”——理性、务实,专注解决具体问题;DeepSeek则是“右脑”——开放、创新,追求更广阔的智能边界。

  九天,行业痛点的“解题专家”。背靠中国移动的5G网络与千万级行业数据,九天大模型更像一个“行业医生”:它能诊断通信基站故障,预测城市电网负载,甚至用AI优化工厂流水线——这些场景依赖运营商独有的网络运维数据和物联网触角,通用模型难以替代。其优势是在矿山、电力、交通等传统领域,能将AI落地成本降低30%以上。

  DeepSeek是通用智能的“破壁人”,其深度求索的团队则像一群“技术极客”,他们的目标是不断突破模型极限:全球首个开源的MoE架构模型、支持百万字长文本处理、代码生成准确率超90%……这些技术突破让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能以更低成本调用顶尖AI能力。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开源生态(如DeepSeek-MoE-16B),开发者无需从头造轮子,极大加速AI应用创新。

  “九天”和DeepSeek一个深耕垂直领域“深水区”,一个降低技术普惠门槛,两者共同填补了中国AI生态的空白。

  应用场景:B端与C端的“双螺旋”

  有人认为,“大模型赛道太卷”,但九天与DeepSeek的实际战场几乎没有重叠。

  九天的“主战场在政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当某省电网需要预测用电高峰时,九天能直接调用全省智能电表数据,在本地服务器完成计算(避免数据外泄);当某车企想用AI质检零件时,九天可联动工厂摄像头与边缘计算设备,实时识别瑕疵——这些场景需要“云网端”全链条把控能力,而这正是运营商的护城河。

  DeepSeek在于“星辰大海”,让AI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名大学生用DeepSeek-7B模型快速生成论文框架;一个小程序开发者借助开源代码模型,三天上线AI客服功能;甚至农村主播都能用它的多模态能力,一键生成带货短视频——技术开源让“草根创新”成为可能。

  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某智慧园区项目中,“九天”负责优化园区能耗管理,DeepSeek则提供访客智能导览服务——两者在同一场景下各司其职,反而实现1+1>2的效果。

  生态价值:打破“内卷” 共筑多元AI时代

  两者的并存,正在悄然改变中国AI的竞争逻辑。

  对行业:避免“重复造轮子”。“九天”在通信、能源等领域积累的行业知识库,可反哺通用模型训练;DeepSeek的前沿架构(如稀疏化训练技术),也能为行业大模型降本增效。

  对用户:告别“二选一”困境。企业客户既可用九天打造私有化AI大脑,也能通过DeepSeek快速开发轻量级应用;开发者既能参与DeepSeek开源社区,也能申请九天的行业API——选择权比“一家独大”更重要。

  未来展望:当“5G+AI”遇上“开源+AGI”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某三甲医院用“九天”分析患者CT影像时,同步调用DeepSeek生成通俗易懂的病情解读;某自动驾驶公司通过DeepSeek训练感知算法,再借“九天”实现车路协同的毫秒级响应……

  这才是中国AI该有的样子——没有非此即彼的“内战”,只有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

  当“九天”与DeepSeek这样的选手各自闪耀,受益的终将是每一个等待被AI改变的生活与产业。

  总之,与其争论“谁更胜一筹”,不如庆幸这个时代容得下不同的AI梦想。毕竟,通往智能未来的道路上,既需要修路架桥的“实干家”,也离不开仰望星空的“追光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