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石窟鼻祖”的它与龙门石窟有何渊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佳卉
你刷到过“马踏飞燕”的正脸表情包吗?“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凭借正面俏皮活泼的表情包,吸引众多游客来到其出土地甘肃武威打卡。
其实,武威不只有“铜奔马”,在武威城南60公里的黄羊河畔,还隐藏着一座壮观绮丽的天梯山石窟。
中国“石窟鼻祖”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提供样本
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俗名大佛寺,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是中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历经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等朝代营建,距今已经有约1600年历史。
天梯山石窟窟群南北长130米,高30~60米。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开凿于盛唐的第13窟主尊释迦牟尼造像了。该像高28米,依山面水而坐,左手扶膝,右臂手掌前伸,寓意无所畏惧,两侧造像神态各异,塑造精致。
天梯山石窟与河西走廊其他的石窟共同组成了凉州石窟群。从形制特点来看,这些大体都是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草庐形式,主体体形高大,以三世佛和千佛的造像为主。1986年,考古学家宿白提出以凉州为中心的早期佛教石窟模式——“凉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在开凿过程中产生了一批能工巧匠,为北魏开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提供了样本和技术支持,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称得上是中国“石窟鼻祖”。
数字技术呈现耀世千年的古代壁画
天梯山石窟保留有壁画300多平方米,彩塑50多尊,明代壁画占有相当的数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历代的工匠会在原有的壁画上刷粉,重新作画,因此文物层叠分布的“重层壁画”是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主要特征。
风霜雨雪,四季轮回。经历了上千年自然老化以及地震等灾害后,洞窟中的壁画和彩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存在颜料层起甲、脱落,白粉层脱落、裂缝、划痕、覆盖等损害。
在壁画修护过程中,天梯山石窟秉承着“修旧如旧”、“最小介入”等原则,依照损害轻重程度进行修复。
2015年,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项目启动,涵盖彩塑壁画数字化测绘、彩塑壁画本体调查等,目前已建立起全面的数字档案。该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天梯山石窟中耀世千年的古代壁画和彩塑艺术,在数字空间中展现出来,使它们得以永久留存,持续传承。
两次搬迁,天梯山石窟焕发新生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甘肃省决定在天梯山石窟前修建黄羊河水库。然而,经过计算发现,当水库蓄水后,天梯山石窟将有10个洞窟会被淹没在水中。
为了挽救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1959年11月,甘肃省组织专业人员对天梯山石窟内的部分文物,进行了历时161天的整体搬迁保护。1960年,黄羊河大坝蓄水后,第13窟大佛胸部以下以及身旁的弟子、菩萨、天王没入水中,表皮泥层被侵蚀后脱落。直至1991年,中国北方遭遇干旱,黄羊河水库水位明显下降,武威抓住时机在大佛外围筑起了混凝土围堰大坝,历经数十年,浸泡在水中的13号洞窟,终于重现天日。
2005年底,根据国家文物局“原址原位修复”的精神,甘肃省博物馆将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中的绝大部分移交回武威市,由敦煌研究院修复,其中壁画120多平方米,塑像22尊,佛头9个,塑像、壁画残件25箱。
如今,经历了搬迁、修复与回归的天梯山石窟重焕新生,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 2024-10-23巾帼力量 在非遗传承中绽放绚丽光彩
- 2024-10-23敦煌与山西:跨越2000年的人文交响
- 2024-10-22【甘快看】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天梯山石窟:数字档案留存 让石窟再遇古凉州
- 2024-10-22【甘快看】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麦积山石窟:天水不仅有麻辣烫,还有这座在山崖绝壁之上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