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巾帼力量 在非遗传承中绽放绚丽光彩

2024-10-23 09:1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巾帼力量 在非遗传承中绽放绚丽光彩

任艳艳(中)带领群众制作香包。

陈佳丽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郭娟(右)教授麻鞋钩织技巧。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顾丽娟 王君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我省,有一大批女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们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并带动当地妇女从事手工产品制作,助力乡村振兴;她们用指尖的技艺,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女性力量在非遗传承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任艳艳 香包绣出致富路

  走进位于镇原县的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销售展厅,琳琅满目的香包摆件、挂件、装饰品以及刺绣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裁剪布料、搭配颜色、穿针引线、装点配饰……在妙丽香乡村就业工厂,任艳艳正和女工们赶制香包订单。经过工人们一针一线手工缝制,一个个图案精美、淳朴典雅的庆阳香包就制作完成了。

  “目前订单有的来自省内,有的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大部分是明年端午节的香包订单。”正在和工人们赶订单的任艳艳高兴地说。

  今年42岁的任艳艳是高级刺绣艺术师,也是省级技能大师、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庆阳香包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出生于镇原县的任艳艳从小就喜欢刺绣,在奶奶和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小学三年级时就能独立完成手工缝制品。

  “小时候依偎在奶奶身边,看着各色花线经过她的巧手,绣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我就偷偷地学做几针,有时候也会把做好的针线活拿给奶奶看。奶奶总是耐心地给我指点,还常常表扬我的针线活做得好……”凭借着热爱和家人的认可,刺绣这颗种子在任艳艳心中生根发芽。

  “上学的时候,我选择了陇东学院服装专业,进一步学习刺绣技术。”1999年,从学校毕业后,任艳艳先后开过制衣店、成衣店,但制作刺绣的手艺一直没放下。

  “之后我转型在服装店做刺绣。”任艳艳说。凭着服装设计专业学习的知识,她把刺绣产品进行设计、创新、分类,不再是单一地制作民俗香包,开始制作一些实用型的产品,比如枕头、拖鞋、车挂等。

  2005年,任艳艳的100多件手工刺绣作品第一次“亮相”庆阳香包节,很快就销售一空,收入3000多元。

  这个“没想到”的结果,让任艳艳的“刺绣之路”越走越坚定。

  为了提升自己的刺绣水平,任艳艳遍访当地刺绣老艺人,学习民间遗存下来的精湛的刺绣绝活,还专程前往苏州、成都等地学习苏绣、蜀绣,经过融合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线条流感强烈、张弛有变;构图疏密有致、灵动飘逸;色彩运用灵活,既有热烈的颜色对比,又有经典的朴素色彩。

  2010年,任艳艳的香包刺绣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再次进行创新——设计研发红色文化产品以及文创类产品,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大单”。

  随着订单增加,任艳艳决定寻找一些村里的留守妇女,对她们进行培训,带动她们一起进行香包刺绣制作。

  “我挨家挨户上门,对有意愿的乡亲免费进行教学。学成以后,给他们提供原材料,她们加工制作好成品后,再按保底价回收。”很快,一部分有刺绣手艺的妇女跟着任艳艳做起了香包。看到其他人足不出户就能有收入,一些年纪大或是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也逐渐加入。

  “她们有了收入,信心足了,干活更起劲了。”

  乡亲们的加入,让任艳艳的干劲更足了。她设计产品、培训刺绣能手,很快成了镇原县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业的带头人。

  共同致富的决心,让任艳艳的“刺绣之路”越走越远。

  作为香包绣制传承人,任艳艳深知香包刺绣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17年,她成立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借学习交流的机会,与美术学院教师共同研发设计新品,让产品更加多元,紧跟时代的步伐。

  2019年起,任艳艳先后申请了“妙丽香”等2个品牌商标、19个香包刺绣外观专利。通过严把质量关,“妙丽香”品牌逐渐得到更多客商的认可。在传承香包、刺绣、剪纸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公司形成了“3+N”产品体系,即香包、刺绣、剪纸+服饰、编织、玩具、纪念品、文创产品等,建成了5个生产基地。

  在传承创新上,任艳艳深入挖掘庆阳独特文化内涵,结合镇原杏文化,研发了杏花手链、香包、刺绣等产品;结合庆阳岐黄中医药文化,研发了“梅兰竹菊”中药保健脊椎枕、中药保健莲花坐垫等10余种新产品;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研发了七夕节玫瑰挂件、平安葫芦及金猪戏瓜、湖羊撷花、玉兔品香、神牛采药、梅鹿献寿、雄鸡催耕六大吉祥物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

  同时,她在产品中融入国内外元素,并借助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包装。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国内外市场,迅速远销上海、广州、天津、北京、深圳及欧洲等地,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

  多年来,在任艳艳的带领下,镇原县的妇女们了解刺绣、爱上刺绣、学习刺绣并以此创业。依托乡村就业工厂,任艳艳的公司稳定安置400余名农村妇女务工增收,其中从事生产研发的专业女技工有36人。依靠“公司+基地+农户”“订单集中,分散制作,最后定型”等经营模式,她带动周边5000余名农村妇女从事香包、刺绣、鞋垫、布鞋等产品加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任艳艳还免费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培训活动60余次,开设网络直播课、网络培训班和直播带货等活动500多场次,全方位、立体式呈现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承非遗技艺,让任艳艳的“刺绣之路”越走越自信。

  郭娟 麻鞋编出幸福生活

  8月的甘谷,花椒挂满枝头。在甘谷县大石镇河南村的一处农家小院,收完花椒的妇女们聚集在一起钩织、纺线,麻利地织麻片;小院的另一角,郭娟正为想从事麻鞋制作的妇女上课,她认真演示、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大家一边学习,一边交流。

  看着大家认真干活的样子,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娟感慨地说:“河南村的一些姐妹从2018年开始钩鞋面纳鞋底,现在做得越来越好了,新花样都能迅速钩出来,已成钩织高手了。”

  甘谷麻鞋历史悠久,采用手工工艺制作,2017年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甘谷麻鞋的传承人,郭娟多年来致力于传播麻鞋文化,对传统技艺和传统材料进行创新,让麻鞋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同时,解决了很多“陪读妈妈”的就业问题。

  2008年,还在河南老家上大学的郭娟,结识了甘谷小伙牛君俊。当时,牛君俊送给她一份礼物——一双甘谷手工纳制麻鞋。

  从此,郭娟与麻鞋结下了缘分。

  2011年,大学毕业后郭娟跟随牛君俊回到甘谷,夫妻二人创办了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他们面临着缺经验、缺技术、缺资金等困难。但郭娟坚信,麻鞋一定能打开销售市场,“因为麻鞋自然环保,凉爽透气,穿起来又轻便舒适……”于是,郭娟便求助会钩边、会纳底儿的亲戚们当“老师”,夫妻二人跟着学,比着自己的脚做鞋样。“刚开始学,做一双麻鞋得花一个多星期,手指被钩针扎破、手掌被麻线磨烂,都是常事。”回忆起学技术的日子,郭娟记忆犹新。

  他们一边学习制作,一边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到了年底,竟然售出了2000多双。

  这极大地坚定了郭娟的信心。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郭娟尝试把陇绣、扎染等传统工艺与麻鞋制作相结合,开发出了集舒适度和审美需求于一体的麻鞋新款式,进一步拓宽了麻鞋的销路。

  2012年底,随着订单不断增加,郭娟开始扩大生产,寻找会做麻鞋的妇女加入公司。

  “很多当地妇女都会这门手艺,我们找到一些做得好的妇女进行培训,让她们在家进行钩织。”郭娟说。

  甘谷县新兴镇半屲村村民牛军霞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为了照顾家庭,牛军霞从天津回到了家乡。当她得知可以将麻鞋样板拿回家钩织,便在农闲时做起了麻鞋钩织,算下来一天能赚几十元“零花钱”。

  如今,牛军霞已是厂里手工钩织负责人,她带领40余名熟练工人做工,每个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

  2014年,郭娟推出春秋款麻鞋,打破了麻鞋只有夏天能穿的局面。

  新产品上市后,受到了消费者欢迎,但工人再次出现紧缺。“县城和周边村子里的手艺人能聘的都聘了,人手还是不够。”郭娟带着已是熟练工的牛军霞等人,去半屲村以及甘谷县更多的村子,向当地妇女教授手工钩织技艺,吸纳更多人参与麻鞋制作。

  很快,附近乡村的姐妹加入到了麻鞋制作队伍中来。同时,郭娟还通过当地妇联招收了一部分妇女,让她们按照订单要求手工制作麻鞋部件,解决了很多“陪读妈妈”的就业问题。

  2018年,郭娟组建研发团队,研发出了千层底亚麻布鞋。

  “千层底亚麻布鞋销量特别好,千层底为纯手工纳制,需要一针一线绱鞋底,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一年,郭娟带动更多的当地妇女就业,让她们凭借勤劳的双手,在家就能赚钱。

  公司依托乡村就业工厂,采取以训带传、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增加了非遗传承人规模,另一方面也储备了更多的手工从业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乡土,形成产业,也让更多人通过这门技艺获益。

  多年来,郭娟及其公司累计培训16000余人制作手工麻鞋,直接带动2800余名妇女就业。

  “目前,我们正在赶制一批外贸订单,还要大量进行鞋面钩织备货,特别缺工人。”这些天,郭娟奔走在甘谷县各个乡镇,教授钩织、检查产品,同时也在继续招人。

  2021年,郭娟将甘谷麻鞋卖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同时,她积极对接清华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各大高校,采用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发展甘谷麻鞋非遗文化。

  郭娟告诉记者,他们在保留传统麻鞋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创新改良,把更多丝路文化和本地特色元素加入到产品中,为麻鞋赋予了更多内涵,让传统麻鞋焕发出了新魅力。

  不只是麻鞋,日前,郭娟的新品——“福运畅行·福禄顺意非遗挂件”、用传统的钩织技艺做出来的“金色小葫芦”,正式进入线下文创店,并销售到了北京。

  “这个新品,是我与服装设计师艺阳共同创作的。”郭娟说,这款葫芦挂件的设计灵感源于故宫清代银镀金嵌宝石蝠寿纹簪。她说:“我们选文物上葫芦、蝙蝠、如意、带子的图案元素,用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织工艺进行制作,是一次对传统技艺的创新。”

  一双麻鞋,一个挂件,一段传承,一份责任。在非遗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郭娟和她的团队脚踏实地,坚实前行。

  陈佳丽 追逐“鸳鸯玉雕”梦

  陈佳丽很小的时候,就整天看爷爷、爸爸和周边的叔叔阿姨们制作夜光杯。

  “一块石料,在他们的手上,经过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蜡等20多道工序,就成了一个个胎体薄透、温润透亮的夜光杯。”从黑不溜秋的石料变成精美玉器,这个过程让小小的陈佳丽觉得很神奇,心里埋下了学习制作“鸳鸯玉雕”的种子。

  时光匆匆。长大后,陈佳丽接过爷爷和爸爸手上的石料、工具,学习制作技艺,加入创新理念,成了新一代的鸳鸯玉雕传承人。

  “我太爱这些玉器了,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坐在满是各式各样玉器的工作室,“80后”姑娘陈佳丽讲起了自己和“鸳鸯玉雕”的故事。

  “我们一家三代都靠制作玉器为生,我父亲是主要的手艺人,石料大多是他找来的,我爷爷90岁了,还天天在看杯子、验质量,我是在这些石料和玉器堆里长大的。”说话间,陈佳丽拿起手边的“鸳鸯玉雕”茶具介绍起来。

  说起“鸳鸯玉雕”,不得不提到“鸳鸯玉”的生产基地——武山县。

  武山素有“陇上玉器之乡”的美誉,尤其鸳鸯镇一带,有“众山皆藏玉”之称。因石料发现于此地,故被称为“鸳鸯玉”。

  “在武山,‘鸳鸯玉雕’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夜光杯,而夜光杯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我们山丹镇。”陈佳丽往夜光杯里添上煮好的罐罐茶,讲解着“鸳鸯玉雕”的来历。

  她说,数百年来,“鸳鸯玉”不光被打磨成了夜光杯,还被雕刻成了人物、花卉、山水、飞禽走兽、炉瓶、文房用品、茶具等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

  “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在我们山丹镇可谓是户户可闻琢玉声,家家可见玉生辉。”陈佳丽说,当时,周边的群众几乎都靠着制作玉器,盖起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曾一度辉煌,也曾一度暗淡,甚至被人们遗忘。

  陈佳丽说,曾几何时,由于在矿山开采、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环节缺乏专业人员,加之沿用着初创时的原始技法,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产量有限,无法形成产业优势,导致曾经辉煌的“鸳鸯玉雕”逐渐黯淡。

  “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产品也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慢慢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说起这段经历,陈佳丽脸上的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绝不能让传承了数百年的‘鸳鸯玉雕’在我们这一代断掉。”近些年,当地政府、外出的年轻人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开始重视“鸳鸯玉雕”的传承与发展。

  陈佳丽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员。

  “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福利待遇、工作环境都很不错,但每次想到父辈们的这门手艺快要失传了,心里就很难受。”2016年,几经思量,陈佳丽作出了回家创业的决定。“我要从父辈手上接过这门手艺。”

  回到老家后,陈佳丽和丈夫贾雄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双方家长都反对,觉得在外企待遇好、福利好,为什么要做风险这么大的事呢。”虽然家长反对,但两人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

  两人说服了家人,办起了玉器厂,创立了瑰宝通汇玉器开发有限公司。

  “我们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理念,让产品的种类、样式更加丰富,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陈佳丽说。

  产品生产出来了,可销路成了问题。

  “在外企工作的时候,我们看到网络直播逐渐兴起,想着也许可以试一试。”于是,陈佳丽在公司建起了直播基地,自己一边做产品,一边做直播,成为武山县直播带货的第一人。

  陈佳丽说,近几年,在做好线下销售工作的同时,他们深耕线上,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设立直播团队上线营业,把门店导购培养成主播,并赋予线下门店更多新的功能。同时,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开展线上引流,摆脱了传统经营者坐等客来的被动局面。

  “我们建立了直播基地,聘用12名专业带货主播,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同时带动5000余人通过网络展示推销玉雕产品。”陈佳丽说,近两年,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网络销售玉雕产品。

  有志者,事竟成。如今,陈佳丽被推荐为全县劳务品牌“鸳鸯玉雕师”形象代言人,甘肃省电子商务协会网红库优秀网红。瑰宝通汇公司生产的系列玉雕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甘肃省商务厅评为“甘肃老字号”产品。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又创办了鸳鸯玉雕培训学校,教授周边群众学习玉雕技艺,销售玉雕产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陈佳丽说,作为“甘肃老字号”,瑰宝通汇和她都肩负着传承“鸳鸯玉雕”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将用好这一平台,让更多优秀设计师参与其中,让这项手工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