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筑牢就业之基 稳固民生之本

2024-08-23 17: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今年以来,玉门市积极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组织园区、乡镇、企业和劳务中介机构开展“点对点”企业用工招聘,举办招聘会22场次,提供岗位3570个,新增城镇就业1951人,输转脱贫劳动力3606人,为企业解决用工1645人,创劳务收入5.26亿元。

  ‌创新机制促就业

  “我家在独山子乡,种下的地少,现在在这边打工,一个月挣两千多块钱,离家也不远,家里也顾上了。”马哈力麦是独山子乡金泉村三组的村民。今年年初马哈力麦经人介绍来到大畅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联合扶贫车间务工,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产业蓝领”。眼下,正是枸杞采摘的黄金时节,除了务农收入,马哈力麦还能赚取一份“扶贫车间”的采摘工收入。

  车间要用工,贫困户要脱贫。于是,技术含量不高、入行门槛较低的“扶贫车间”开到了贫困群众的家门口,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正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近年来,玉门市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帮扶工作,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83万元、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交通补助21.05万元,建成1家就业工厂和2家帮扶车间,吸纳带动就业809人。

  提升技能强素质

  这两天,玉门市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电焊技术培训正在进行。实操现场,弧光闪烁、焊花飞溅,学员在操作技能老师指导下,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以达到掌握必备的焊接操作能力。

  “这边电焊培训是免费的,可以让我们在家门口学习电焊技能。和我一期的学员还有四十多名,每名学员都能享受国家培训补助1500元,每天培训6个小时以上,既有理论,又有实操,培训结束以后,我们会考取相关的电工、电焊的技能证书,掌握了一技之长,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出路。”来自小金湾乡的学员马哈如尼说道。

  今年以来,玉门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期2494人,企业职工培训21期774人,创业培训6期180人,拨付技能培训补贴253.21万元,有效推动劳动力务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助力毕业生返乡就业

  今年暑假之际,一场以激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投身家乡建设的高校学生“归雁桑梓情”观摩活动暨座谈交流会在玉门市众多大学生的期待中如期举办,伴随着清晨的阳光,40名大学生共同参观了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风渡新材料(玉门)有限公司、玉门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玉门市头部企业,深入车间生产线,了解公司发展的历程与规模,近距离观察企业生产、办公全过程,切身感受现代制造业厂房林立、机器轰隆的魅力。

  “我们了解了玻璃生产从熔炼到成品到切割再到最后的质检、装配一系列流程,也参观了企业的一些场地、车间分布、人员管理的一些流程,为我们大学生的返家乡就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玉门籍大学生张佳敏说道。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雁归”计划、建设“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鸿雁加油站”,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彰显。至目前,全市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0人,通过专项引才、校园招聘方式引进教育、卫健系统专业技术人才93人,推荐377名高校毕业生在基层(企业)就业。

  下一步,玉门市将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继续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不断拓展群众就业渠道,实现工作岗位和求职群众精准“对号入座”,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家门口”就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通讯员 王雨晨 孙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