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郭杰祯:茕茕觅古迹 孜孜探文脉
苍茫大地,残墙遗燧在夕阳余晖中更显沧桑;山脊之巅,战国秦长城静静矗立。这里就是通渭战国秦长城的起始之地——榜罗镇四罗坪村。
郭杰祯早已记不清多少次走在这条古道上,探寻历史遗迹。
“战国秦长城并非代表着战争的硝烟与血腥,它更是一条连接着南北、沟通着东西的纽带,如同一条文化血脉。”郭杰祯说。
郭杰祯 王晗 摄
不是考古学家 却常发掘文明遗迹
他,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却对这山脊之上的每一块瓦片、每一段城墙都了如指掌。
黄土路沟壑纵横,秦长城蜿蜒起伏。“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七年,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抗胡。而今通渭属陇西郡辖,战国秦长城亦盘旋于此山梁河谷间。”郭杰祯说,通渭地表为黄土覆盖,黄土加湿夯筑后十分结实,是当时理想的建筑材料,秦长城也多就地取材。
“关于战国秦长城的实地研究,我主要是勘察遗址沿线的瓦砾残片、长城墩台等。”郭杰祯介绍,沿线的瓦片是他考古断代的主要参照物,板瓦、筒瓦等蕴藏着古代秦长城修建发展的许多重要信息,从中可一窥秦时风云变幻。
郭杰祯发现的瓦片(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在四罗坪城壕梁至许家堡子之间蜿蜒的秦长城遗迹,成为了郭杰祯心中的圣地。他无数次的往返穿梭,只为拾起散落在历史中的破碎,这些瓦片如同遗落的星辰,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郭杰祯从家中一隅抱起一袋沉甸甸的“宝藏”,那是他从秦长城遗址周边精心搜集而来的瓦片。在郭杰祯眼中,它们是无价之宝,每一道裂痕、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沧桑的岁月。
不是地质学家 却常独自翻山越岭
郭杰祯不是地质学家,却在这崎岖不平的山川间留下坚实的足迹,只为追寻那些被岁月遗忘的痕迹。
“我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更没有好一点的代步工具。”郭杰祯轻叹,却又笑脸盈盈。前路重重桎梏,反而点燃炙热的探索之心。从一座墩台至另一座,郭杰祯以自己的双脚为尺,细心量度足下的长度。每一步都力求稳健,心中默默计数,步履间累积的是对距离的精准估算,也是对古遗迹的无尽敬仰。或是缓缓绕行墩台一周,以脚步勾勒其庄严轮廓,每一次迈步,都是对过往辉煌的温柔触摸。
以步为笔,绘制长城脉络。郭杰祯的脚步轻盈而又坚定,穿梭于残垣断壁间,每当长城踪迹悄然消逝于视线,他便以远处若隐若现的长城为指引,重新定位方向。以自身为原点,左右发掘藏匿在植被间的瓦片,以确定长城走向。
虽时常一无所获,但那份遗憾也只是作短暂的停留。下次,便从此处再踏征程,重新寻找长城的踪迹,直至那些断裂的片段在他心中连成一线,创造出与这片古老土地共鸣的深刻记忆。
秦长城的遗风,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以其独有的方式,触动着每一个灵魂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郭杰祯带队走秦长城遗址(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不是历史学家 却常埋头于古史长卷
郭杰祯家中不到15平方的厢房内仿佛藏有乾坤。四壁之间,书籍堆砌如山,甚至有的封面早已泛黄。
四罗坪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快递只能赶往榜罗镇领取,但这并未能阻挡郭杰祯对知识的渴求。“我学校的同事们经常帮我拿快递,大家曾笑言,一看抱着一摞书的老师,就知道是帮我拿的。”如此日积月累,家中每一个角落都渐渐被书籍所填满。
为了深入探索战国秦长城遗址的奥秘,郭杰祯更是不遗余力地搜集着相关资料。每遇文章提及,他必追根溯源,将那些相关书籍一一购回。“即便这其中仅有一章或一节与秦长城相关,我也要买回来看一看。”郭杰祯说。
起初,他只是将自己的研究心得随手分享于朋友圈,未曾想,却引发了朋友们的广泛转发。渐渐地,附近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位“长城通”。
恰遇通渭县政府组织编纂通渭长城志时,编撰组听闻他的事迹,便邀请他共赴长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在郭杰祯的引领下,整个考察过程顺畅无阻,仿佛历史的长河也在他面前缓缓展开,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郭杰桢以非专业之身,却怀揣学者之心,步履不停于历史长河之畔,以热爱为舟,以坚持为帆,赓续千年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晗、李小燕;指导老师谭泽明、李昕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8-01【重走西北角】老孙“三套车”:40年如一日守一份凉州“至味”
- 2024-08-01庄浪:“新夜态”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 2024-08-01瓜州:精彩暑假“救”在身边
- 2024-08-01华亭:大棚青椒迎丰收 群众致富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