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非遗传承人杨门元的“鼓舞”人生
“相传,霍去病征讨河西匈奴,攻打匈奴部休屠王的城堡时,几次进攻都拿不下来。在兵困粮尽的危急关头,一名汉军大将急中生智,挑选出一支精兵强将,装扮成民间‘社火’表演队的鼓手,把短兵器藏入鼓中,潜入城内。与大军内外夹击攻破城池,取得了胜利。后人为纪念这段传奇,便将这种鼓命名为‘攻鼓子’。”
谈起凉州鼓舞的来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门元如数家珍。
杨门元与鼓舞队所获奖项合影(由受访者提供)
凉州鼓舞,又称攻鼓子,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并蓄而生的独特艺术瑰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门元对这门艺术的传承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我从八岁开始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鼓舞,到如今已经有五十多年了。”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艺术,杨门元打破陈规,改变了以往鼓舞表演不收女子的传统:“我组织了一批留守在家里带孩子、种地的女同志参与培训学习,让她们也能在舞台上一展风采”。
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杨门元推动“鼓舞进校园”活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年轻学子们讲授鼓舞的各类知识。“要叫这些年轻娃娃们走近鼓舞、了解鼓舞,这样就能使其更深刻地了解武威这个他们生长的地方。”据他介绍,目前已有上千名学生系统学习了鼓舞技艺,并积极参与到这一传统艺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中。
高铁的开通,为鼓舞文化“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兰州至武威高铁开通当日,杨门元带领团队在高铁站门口的现场表演,“赢得了在场游人的阵阵喝彩”。随后,他们又在凉州4A级雷台汉墓景区再次为游客奉上了精彩演出。
“宣传凉州鼓舞,就是宣传武威。”杨门元说。未来,他期待更多人来到这片厚重而坚韧的土地,感受武威的文化魅力和河西地区的悠久历史。
(作者周雪滢、王嘉佳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指导教师郭翠玲、肖明珊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8-01【重走西北角】兰大新闻学子走进神秘原子城忆往昔看今朝
- 2024-08-01“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千年,共绘“一带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 2024-07-31甘肃省人民医院虎维东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宁夏石炭井: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绿色转型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