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青海线

【重走西北角】冯海萍:让流传千年的湟源皮绣出未来

2024-07-25 15: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微微低头,左手轻按皮革,右手执针,将细小的绣针穿过皮面,时而轻挑,时而回勾,丝线在皮革上交织穿梭,逐渐构出精美的图案轮廓,冯海萍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这一针一线的世界里。

  7月17日上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西宁线实践小分队来到丹噶尔古城的湟源皮绣展览馆,作为湟源皮绣非遗传承人的冯海萍亲自示范了皮绣缝制的过程,动作流畅而娴熟,每一针每一线都精雕细琢。  

冯海萍示范皮绣缝制过程 李政奇 摄

  政府引导扶持助推企业发展

  2006年,湟源县开始打造丹噶尔皮绣项目。时年31岁的冯海萍作为首批研发人员师从湟源县“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张永福学习皮绣。经过长期磨砺,冯海萍熟练掌握了皮绣的技法,成为了西宁市非遗传承人、青海省民间一级工艺师。

  2017年,为了让皮绣这一艺术瑰宝发挥更大作用,冯海萍以波航乡纳隆村致富带头人的身份与樊国敏、祁琴芳、赵燕芳三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以皮绣为主要产业的公司。最初,四人在2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办公,从样品开始做起。冯海萍感叹,“一开始真的什么都没有,从一个小件,慢慢发展成大件。”

  为了找到企业的出路,冯海萍看准了丹噶尔古城作为旅游景区的优势。“古城里边业态比较少,我们过来以后就丰富了业态。”

  企业成立的前后期,湟源县为公司提供场地和资金扶持,还积极推广、大力宣传皮绣这门非遗文化手艺,开放绿色通道,吸收招纳可用人才。不仅如此,还在政策上给予皮绣加工企业支持,帮助其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和重要的制绣品集散地等。冯海萍表示,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皮绣产业很难发展下去,“有了自己的前店后厂,就可以开始专心研发作品。”

  如今,冯海萍的公司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拥有固定员工48人,专门生产销售湟源皮绣、排灯、香囊、香包等上百种文创旅游特色产品,并多次获得省内外奖项。 

  妇女就业的“金手指”

  由展厅进入后院,在冯海萍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丹噶尔古城中的皮绣工坊。在古色古香、环境幽美的四合院子里,两位绣娘正专注于皮绣针线活。冯海萍介绍,两位都是聋哑人,其中一位叫黄万梅,另一位叫央吉卓改。

  黄万梅绣艺精湛,做事细心,一针一线都尤为注重。央吉卓改从事皮绣手艺仅有几个月,但她绣得特别好,很有天赋。

  冯海萍表示,湟源皮绣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它跟其他刺绣不一样:一是其上面没有经纬线,一旦绣错,绣错的针眼就盖不掉,难以修复;二是其材质与众不同,以牛羊皮为原材料,以牛羊毛线、马尾、马鬃等一些特殊的材料为绣线,牛羊皮交替装裱,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三是其制作工艺的特殊性,由于皮料坚硬厚实,针法千变万化,所以要求绣娘的技艺熟练高超。

  湟源皮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学会的手艺,除一定的天赋和悟性外,还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掌握。冯海萍介绍,开始到现在已经培训了3000多人。

  除主打的皮绣艺术外,冯海萍她们也会考虑到当地妇女的实际情况,开发许多当地其他特色,为妇女们打造合适的针线活工作。“因为县里有很多老年人都会做些针线活,所以我们又开发了当地的特色香包系列,由公司统一化培训。她们可以在家工作,我们对作品没有特定的时间和数量要求。”

  7年来,该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无偿”的培训模式,吸纳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加入,为其提供制作艺术产品的原材料,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与此同时,公司还以“传、帮、带”的形式,先后培训城乡妇女3000多人次,吸纳从事皮绣及手工艺品的绣娘380人,间接带动就业近3000人次。

湟源皮绣音乐盒  黎子豪 摄

  传承与创新造就发展新引擎

  为了提升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冯海萍和她的团队付出了诸多努力。从2018年至今,她们在湟源县5所学校内每周定期开展45分钟“非遗进校园”的培训活动,培养青少年的非遗文化传承意识。除此之外,公司平时还会承接一些面向群众的手工体验业务,增进普通群众对湟源皮绣的了解。

  与此同时,冯海萍的“绣美青海”湟源皮绣技艺传承培训项目一方面向大众展现了湟源皮绣的魅力,提高了手工艺产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让她有机会和企业、高校等社会机构建立联系,为青海湟源皮绣这一非遗文化传承探寻了更丰富的机遇。

  为了打开皮绣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冯海萍的公司与青海师范大学共建“公司+基地+农户+品牌+景区”的校企合作运营模式,建成3个工坊、3处销售店,并与多个村集体合作,已研发产品上百种,包括湟源皮绣、文创产品、旅游产品、地方特色等。同时,该公司也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建设数字化平台,打造地方特色亮点产业,通过线上宣传,开拓线上销售渠道。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湟源皮绣要想走得更远,还须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领域的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

  “我们以前流传下来的,都是一些老物件,通过对老物件不断研发,去做成我们能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品。”公司与青海师范大学专业团队、外省厂家合作进行科技转化项目的研发,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其研发的皮绣排灯和皮绣音乐盒也在亮相2023年央视元宵晚会后销量猛增,并带动了其他文创产品销量的上升。

  在推动湟源皮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方面,冯海萍及其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村妇女就业,也为湟源皮绣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冯海萍说:“作为手艺人,希望能把这种古老的传统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大家的最终目标。”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何佳,2021级本科生朱音,2023级本科生黎子豪,2021级本科生李政奇;指导教师阴雨永、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