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戈壁滩上的“红灯笼”照亮群众的“致富路”

近日,在玉门市下西号镇,农户们正忙着给枸杞修剪枝条、施肥培土,一眼望不到边的枸杞地里,三五成群的果农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今年枸杞的丰收做着准备。
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境内大漠戈壁广袤,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虽干旱少雨,却受益于祁连山冰川融雪的滋润,这里成为枸杞种植的黄金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玉门枸杞色泽鲜红、口味甘甜、粒大皮薄、肉厚汁多的优良品质。在丰收时,枝头的一串串果实如大红的灯笼,让人心生欢喜。
2008年以前,现在的枸杞产业基地还是一片荒滩戈壁,许多农户对枸杞产业没有信心,在枸杞种植上持观望态度。
2008年以来,玉门市持续推广种植枸杞,将枸杞产业作为林果支柱产业,编制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了东、中、西三大枸杞产业发展区域,同时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引导群众在盐碱地上发展枸杞产业。政府给了政策、给了资金、给了技术,让观望的群众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陆续开始尝试枸杞种植。
地处戈壁边缘的下西号镇把握机遇,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发展枸杞产业,逐步扩大枸杞种植面积。现在,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到了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下西号镇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
农户将枸杞种了出来,种出了高品质的枸杞原果,种出了规模化的产业基地,政府也积极延链补链,不断加大枸杞特色小镇建设力度,先后建成枸杞大厦、枸杞交易市场、表青枸杞精深加工厂、枸杞品种种植展示区、枸杞展示体验馆等,将玉门的枸杞产业从单一的鲜果种植逐步发展为枸杞干果、原浆、饮料等系列复合型产品产业集群。现在,玉门的枸杞精细化产业链已布局完成。
目前,玉门市已建成6个枸杞万亩乡镇、25个千亩枸杞专业村和2000户百亩枸杞种植示范户,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4万余亩,年产枸杞干果4.2万吨,相关产值超11亿元以上。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曾经的戈壁荒滩,现在变成了万亩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枸杞基地,枝头一串串的红灯笼,也照亮了群众的致富之路。
通讯员 陈元庆
- 2024-04-18武都:特色小产业撬动大发展
- 2024-04-17泾川:特色蔬菜产业为村集体经济蓄势赋能
- 2024-04-17泾川:“错时”羊肚菌 撑起“致富伞”
- 2024-04-17华亭:“蔬”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