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引导多元共治 共筑绿色屏障 ——武威推进荒漠化治理系列报道之一

2024-04-18 10:39 来源:武威日报

  原标题:引导多元共治 共筑绿色屏障——武威推进荒漠化治理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甘肃网4月18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 韩筱蓓 徐凯生)春天的民勤昌宁镇四方墩,成片的梭梭林渐吐新芽,驱车深入,连片的嫩绿映入眼帘。

  与连片嫩绿相呼应的,是跃动在连绵沙丘上的一抹抹“志愿红”。

  在四方墩,参加压沙植树的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肩扛铁锹,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分工协作,整垄挖坑、扶正树苗、覆土填埋、挥锹培土,再浇上一瓢清水,一棵棵梭梭苗从此扎根沙漠。

  四方墩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侵部分接壤,区内流动沙地、戈壁纵横交错。2010年开始,依托“三北”工程等项目资金,我市对四方墩进行治理。自2016年开始,环保组织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义务承担了四方墩治理任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甘肃青年林”“杭州林”“腾讯林”……在四方墩,这样的公益造林点有一百多个。青梭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马俊河借助互联网平台,从全国邀请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压沙植树,带动5万多人投身荒漠化治理。

  2020年,四方墩生态林基地被认定为“甘肃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深度参与荒漠化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防沙治沙作为一项事关农民生活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事业,离不开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人民群众的参与、专业技术力量的投入。

  近年来,我市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防沙治沙。健全完善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金参与、干部群众投工投劳的防沙治沙投入机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规模化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态项目,探索发展“互联网+防沙治沙”、众筹治沙造林等模式,建成民勤县“四方墩”、古浪县“大众公益林”等基地40多个。深入开展全民义务压沙植树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充分调动企业力量参与,推动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引导全社会增强植绿、护绿、爱绿意识,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

  2023年,全市争取到位各类林草项目资金4.1亿元,机关干部义务压沙造林2万亩,适龄公民义务植树786万株。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我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开发作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应尽之责,下发《甘肃省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设立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具体承担沙产业开发研究。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合力推进治沙造林和沙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沙治沙,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市在无数次尝试后,蹚出了一条多元化的治理模式。

  转变经营方式,初步形成了林业加工企业、家庭林场、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治沙专业队伍(公司)、治沙协会等参与生态建设、合理有序流转、多主体参与的防沙治沙局面,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更好保护。

  规划建设了苏武沙漠和石羊河两大景区,建成沙漠雕塑创作基地、摘星小镇、苏武小镇等一批旅游景点。

  推广“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光伏治沙新模式。

  在沿沙区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锁阳、甘草等沙生药用植物16万亩。

  ……

  在沙区边缘拓展的若干个生存空间里,多种经营模式齐头并进,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育苗、温棚、养殖、光伏、沙漠旅游等沙产业焕发生机,带动周边群众“造血式”发展,反哺治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