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文化视点】《飞将李广》——民族舞剧展现名将风采

2024-04-11 09:3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程 裕

  编者按

  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新近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飞将李广》日前成功首演。

  《飞将李广》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广形象,展现了一代名将宁折不弯、昂扬进取的光辉风采。

  整场舞剧以古典舞的汉唐舞为主,同时融合了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做到既强调生动流畅的故事性,也强调回味悠长的意境感,在融合汉乐府、边塞诗文化韵味之外,也在音乐、舞美、布景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让全剧实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然的效果。

  一

  对英雄的歌颂与展现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也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气神。

  舞剧《飞将李广》以《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史实为故事依据,精选其中能够突显李广性格的事件,通过不同形式的舞蹈语汇,呈现其戎马一生的辉煌与失意。四幕舞剧虽道不尽其累累功绩,却将不朽的英雄气质和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刻入观众心中。

  纵观近年来的舞剧创作,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英雄题材剧作并不多见。首先,是因为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在进行此类创作时,编创者既要考虑故事内容对于史实的真实呈现,又要考虑舞蹈语汇对于故事叙事的实现程度。不同于话剧、戏剧、歌舞剧均有语言作为辅助,能够帮助观众对剧作讲述的故事和人物进行深入、全面的认识与理解,舞剧是一种依靠舞蹈动作和演员表演展开叙事、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创作难度和挑战性。其次,人物题材的舞剧不仅要长于用舞蹈语汇叙事,更要长于用舞蹈语汇立人。主人公李广的故事流传千年,每个熟知的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李广”。再次,从史料记载上看,征战几乎贯穿李广的一生,单一的故事内容既不能满足故事延展和情感递进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舞台呈现的需求。因此,讲述李广哪些故事,呈现他怎样的品格,如何呼应时代和观众的需求,成为编创团队反复研讨的核心。

  庆幸的是舞剧《飞将李广》无论是剧本,还是编排都逐一应对了这些挑战和困难,并在舞台上得到了较好呈现。经过反复抉择、取舍,舞剧《飞将李广》的剧本数易其稿,最终将“为名将立传”作为全剧创作的推动力。故事、舞蹈、音乐、场景都是对《史记》中所述李广故事和“忠正”品格的活态化呈现,也是对以李广为代表的历史名将精神品格的艺术性转化。剧中紧张残酷的战场上,主帅和士兵共赴生死,惺惺相惜、相互扶助,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呈现出个体生命的温暖;岁月静好,国泰民安,战场上的舍生取义才有了价值和意义。

  二

  飞将军李广刚正不阿,对内不屈权贵、对外不惧强敌。舞剧《飞将李广》依据史实,将创作重点放在对李广独特个性的塑造上。李广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功勋卓著。和其他著名将领相比,李广性格鲜明且独具人格魅力,视士卒如手足。同时期的名将程不识曾评价李广,行军打仗较为随意,但士兵多受其恩惠,愿意肝脑涂地。因此,舞剧《飞将李广》以四幕既具有戏剧冲突,又能塑造典型人物的故事,用以展现李广身上极具个性和共性的英雄品格。

  舞剧以倒序开场,引子中鬓发微霜的飞将军从舞池一角冉冉升起。回首当年,白衣胜雪的翩翩少年,无惧风雨,向着理想前行。激昂的战鼓响彻天边,李广回到那个充满血色的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奋勇杀敌的士兵们冲锋、倒下,却束手无策。李广渴望再次与他们并肩而战,可无法做到,遗憾、悲愤都化作弯弓搭箭的力量,让射出的羽翎直冲敌军心脏。

  战争与牺牲换来了短暂的安宁,舞剧进入第一幕。城中,百姓们载歌载舞,喜悦洒满全场。人们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李广带领士兵们集结训练,严肃中透着轻松与愉悦,兄弟情在轻快的音乐和舞蹈中荡漾开来。谁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欢乐的氛围被代天子巡狩的宦官打破,李广的耿直激怒了宦官,他不悦离开,却路遇匈奴精兵,仓皇逃回城内。为保百姓平安,李广与众兄弟披挂上阵,快速出击,将来犯的匈奴击退。这一幕通过三个小故事的衔接,呈现了当时虽社会安定、与民生息,却不时有匈奴来犯的时代背景,以宦官与李广的较量凸显了他不屈服于权贵的耿介性格,也用李广与其士卒的互动,印证了程不识对他的评价。

  舞剧进入第二幕。李广的英勇被天子得知,擢拔他担任未央宫卫尉。上元节,李广对月兴叹,思念着如手足般的弟兄,思念着能快意恩仇的疆场。恰逢此时,路遇冤家,傲娇的公主在宦官的挑唆下向李广发起挑战。李广收放自如,见招拆招,公主悻悻而败。边地再燃战火,李广终于又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地方。但因为宦官向匈奴单于通风报信,李广大军惨败。舞台上弯刀垂下,倒下的将士们鲜血浸湿披风,染红天际。伤痛欲绝的李广如同游魂在惨烈的战场上踽踽独行。天边垂下一轮圆月,那是他与士兵们约定好一同归去的故乡的方向。这是极具故事性和情感张力的一幕。血泊中,一个个魂灵在雄浑的战鼓声中执戟而起,他们用生命谱就的悲歌恸穿观众的内心。

  此战败,李广被贬斥回乡,舞剧进入第三幕。常年在外的李广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欣赏着阡陌如织、郁郁葱葱的风光,感受着妻子的温柔与深情,他只能将伤痛埋于心底,在梦中与牺牲的战友们重逢。睡梦中,李广回到自己曾经征战的边关,他与士卒们用甘醇的美酒驱走寒夜的冰冷,用欢笑的舞蹈战胜对死亡的恐惧。面对可能的牺牲,他们不畏惧,不退缩。这一幕告别了战场的激烈,让观众紧绷的神经得到安抚和舒缓。李广与妻子在斗篷下的并肩、拥抱诉说了无尽的爱恋与深情;李广梦境中呈现的场景,是他深埋于内心无法抹去的伤痛与不甘,他渴望用一场胜利为死去的战友复仇,他要用永久的和平告慰他们的牺牲。梦醒时,将军再次临危受命。妻子为他准备好行囊,依依不舍地送夫上战场。

  愿望成真,李广重上战场,舞剧进入第四幕。彰显着雄壮军威的旋律再次响起,隆隆的战鼓敲击着剧场里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李广与士兵们再上沙场,集结布阵、飞驰攻城,一批士兵倒下,另一批继续推进。李广搭弓射箭,冲锋在前;将士们执戟冲刺,紧随其后。战事异常惨烈,但每个人都抱着向死而生的信念,勇往直前。终于,汉军获得了胜利。此时,李广持弓,傲然屹立于舞台最高处。这一幕将观众的情绪推向最高潮,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老腔响起,舞台上幻化出一座刻满功绩的丰碑。青春、热血、忠义、担当,李广的故事虽然落下帷幕,但他的精神却穿越古今。

  整台舞剧故事张弛有度,音乐、灯光、服化道也配合得相得益彰。首先从音乐看,为配合不同故事情节需求,主旋律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变调,精准地烘托了氛围,与舞蹈配合传递了故事所要传达的情绪。紧张刺激的杀伐,轻松愉悦的生活,依依不舍的眷恋,悲愤压抑的怒吼……在中国传统器乐与西洋乐器的碰撞、融合中,得到完美呈现。其次从置景看,舞台道具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如士兵们训练时搬起的石块是对弓弩手力量的考验;宫灯里透出的光亮是盛世美好的慰藉;舞台上垂下的弯刀寓意战场上对手的狠辣;天空中挂着的圆月是战死在疆场的士兵对故乡的渴望。

  岁月流逝,精神不朽。舞剧《飞将李广》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舞台艺术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洗礼。

  (本文配图均为《飞将李广》剧照,由郭一拍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