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记者手记:昔日新区干旱贫瘠 今朝“新城”焕发勃勃生机

2023-09-19 09: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8日,刚到兰州新区的调研采访小队与宣传部门座谈,相关领导反复强调要我们注意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脆弱体现在自然条件的不足上,体现在人工修复的艰难上,也体现在生态恢复的缓慢上。从这个视角对新区进行观察,我们得出的结论却是新区生态很脆弱,又很坚强。

  干旱贫瘠、盐碱荒滩是历史上兰州新区的面貌。有土,种不了,有水,灌不够。甘肃用一项历时39年,跨越两省四市,克服各种地质难点的 “引大入秦” 水利工程解决了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但接踵而至的是耕地不够,盐碱度高,土壤修复耗时长。这种难解之题对于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土地自然地质矿产科科长杨浩东来说却暂时松了口气。“我们最近入库了2.2万亩耕地,等国家自然资源部确认后,就能进行交易了。”这是生态循环线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有了资金,新区下一步才能再扩大耕地面积。

  从土地流转、平整、种植、修复走到这一步,新区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先遣队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队,按照黄土高原低丘沟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他们负责把荒山推平,保留小于60米的高差,并进行覆绿、养护。

  从现代农业公园的山顶俯瞰四周,西岔镇窝窝井、赵家铺、岘子、团庄、漫湾六个村的撂荒流转土地修复情况一眼尽揽。有漫山绿林、连片的向日葵、玉米、苜蓿等,正在修复的土丘像梯田一样,每级都间隔栽种上了树木。如果不是远处暂未修复的荒山还矗立着,很难想象出这里的原貌。从2022年4月至今,这个片区6690多亩土地涌起生机。

  农投公司还有13个像这样的生态修复项目。由于资金紧张、土壤条件不一,生态修复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充分适配。永登县南北两山赖家坡区域低效林改造项目上,去年种下的梨树长势缓慢,春季迟迟不发芽。“现在想着就是秋季小范围再试一下本地树种,如果来年春天,它还是表现不行,我们就要把梨树换掉。” 没有成熟的模式,农投公司种植队大田种植事业部副部长王万涛和农技师只能边种边试。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已经做了树穴周边的土壤改良,还打算将原本用于林下经济的燕麦、油菜籽直接翻到地里,当成氯肥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

  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配套设施,每个项目都配备泵房进行施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备,肥料利用率提高到了80%。“按照目前的进展,越到后期养护难度越小,田野再不可能回到荒滩了。”杨浩东对生态修复很有信心。

  他嘱咐我们一定要去水秦路看看,道路两边风景截然不同,一边是荒芜、一边是繁茂。那是过去和今天,相信不久之后,它们都将在生态的未来相遇。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侯巍;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