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架起“连心桥”当好“娘家人”

近年来,崇信县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紧盯妇女儿童“困难事”“忧心事”“烦心事”,从最现实的需求出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千方百计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一以贯之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全县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妇女民生实事解民忧
“幸好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我的病才能早早检查出来,得到及时治疗。”锦屏镇位家沟村朱海兰感慨道。朱海兰是参加今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妇女“两癌”检查和“两癌”保险的受益者。
今年3月份,朱海兰在县妇幼保健院参加“两癌”检查时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因为发现的早,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愈后效果也很好。在确诊前县政府已经为其购买了“两癌”保险,一份保险还能报销1.7万元医药费,同时中国人寿崇信分公司为其发放1000元“两癌”慰问金和慰问品,极大缓解了家庭因病支出的压力。
2023年,崇信县政府把为1000名城乡低收入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和为2.1万名城乡低收入妇女购买“两癌”保险列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崇信县妇联积极落实项目实施各环节工作,至目前已超前完成“两癌”免费检查1000人,购买“两癌”保险2.1万份,为参加“两癌”检查妇女赠送保险100份,慰问检查确诊患者1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开展女性健康宣传教育活动22场(次),举办“两癌”健康知识讲座7场(次),现场发放“两癌”免费检查宣传册6000余份,受众8600余人。
暖心关爱服务暖民心
“我的小孙女先天性心脏病很严重,检查和买药都需要大量的钱,想给孩子申请低保,但是户口本不在我手里,这可咋办?”在东街社区,居民肖小香急匆匆地找到社区寻求帮助。得知情况后,东街社区妇联主席谷丽娜第一时间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肖的儿子和妻子离异后,给老人留下了一个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女,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但小女孩的户口一直在其妈妈名下,而奶奶和姥姥家因为家庭矛盾断了往来,也不给孩子提供户口本。
东街社区妇联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走访衔接,经过在姥姥和奶奶两家多次调解协商,成功为两家老人化解了积怨,最终姥姥同意将孩子的户口本交出,为孩子顺利办理了低保,肖小香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这只是东街社区妇联为民服务的一个的缩影。
为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崇信县妇联积极推行妇联执委双向任职机制,村(社区)妇联干部、执委兼任综治网格员,将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有效结合。同时将宣讲场地、咨询台下放至网格、小区院落,通过法律政策宣讲、交流互动竞答、现场解疑释惑等形式,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社会综合治理开创了新模式。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把爱带回家”“巾帼暖人心”“执委领办实事”关爱服务活动26场次,为全县200多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妇女送去“暖心包”、生活必需品,用“娘家人”的温暖让“爱”霸屏。
妇女维权机制解难题
“你好,是县妇联吗?我上周体检时检查出乳腺癌,能申报困难妇女‘两癌’救助资金吗?”
“你好,我和老公都是二婚重组家庭,老公疑心重,导致日常小矛盾不断,你们能帮我面对面调解一下吗?”
......
崇信县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经常会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详细登记在册。对于寻求政策帮助的困境妇女,妇联积极衔接整合各类政策进行救助,针对需要解疑释惑的群众都一一耐心解答,针对需要参与调解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联合县法院合力开展协调化解、提供维权服务。
今年,崇信县妇联积极探索“法院+妇联”婚姻家庭矛盾化解机制,联合县法院成立了“巾帼工作室”,将妇联的柔性调解与法院的刚性约束有机结合,为涉婚姻家庭纠纷当事人提供纠纷调解、心理疏导、释法答疑、普法宣传等“一站式”精准指导服务。
目前,法院、妇联联合召开诉调对接会4次,聘请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员17人,联合参与案件调解65件,调解成功案件21件,调解成功率32%。
崇信县妇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妇联将紧扣广大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关爱服务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实处,不断传递“娘家人”的温暖,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促进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通讯员 王红刚 关小娟 岳红军
- 2023-06-07礼县:“廊亭说事”架起干群“连心桥”
- 2023-02-23庄浪:贴心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 2023-02-15宕昌庞家乡:爱心油卡架起劳务“连心桥”
- 2023-02-01高台:多点发力 搭建重点群体就业“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