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专访王玉华 聆听玉门油田文化新发展
7月17日上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酒泉-玉门线采访团走进酒泉市玉门油田培训学校,记者有幸采访到培训学校督学王玉华,听她讲述玉门油田文化新发展。
记者与王玉华交流 余若怡/摄
八十年矢志奋斗路 铸就油田新篇章
王玉华现任甘肃省玉门油田培训学校督学,主要负责培训学校中职业培训的监督把关以及玉门油田工业文化研学课程的研发与建设。2022年7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玉门油田共建的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正式进行授牌仪式,玉门油田成为国内首家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
“玉门油田的文化资源,也是一种优质的资源,文化资源和石油资源、能源资源一样宝贵”,王玉华说。在玉门油田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玉门石油人深切地爱着这片土地,在这片油田地上挥洒青春热血。铁人王进喜种下“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火种至今仍在每一个玉门石油人的心中熊熊燃烧,这团火种载入工业文化研学之旅,点燃更多人的石油热情。
酒泉市现已建成3个工业文化研学基地,课程规划44处工业遗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工业文化研学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因人制宜研学路,点燃油田新活力
“单只讲铁人精神,外界很难真正体会到,但假如身处老君庙,走进‘铁人’住过的窑洞,自然而然地能理解这种精神内涵”王玉华说。
为了使研学队伍能更好地理解“铁人”精神,王玉华带领同事为不同研学群体精心打造个性化研学路线。
选取44个工业文化遗产,能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地点进行组合,激励干部学习铁人王进喜为国家奉献、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对知识储备较充足的大学生,要考虑他们直观感受原油从采出到炼制的过程,“石油在石头缝里是怎么一种储藏的状态,怎么采上来,采上来以后又怎么炼制的,炼成后通过什么手段输送等等”,王玉华介绍道,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体会到石油来之不易以及石油工作者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对其今后的职业规划会有一些启发;对中小学生,路线的规划则增添了一些趣味性,比如让学生组装抽油机,或是去炼油厂看看神舟载人飞船的所用到的玉门油田生产出来的油品,“载人飞船,这小孩子一听眼睛睁得大大的,说自己也想做一个油瓶要到太空去,通过研学可能就给他就种下了一个将来从事石油行业或者航天工业的一个种子。”王玉华说。
通过工业文化研学项目的开展,一批批研学人员来到玉门油田,追随铁人足迹,将先辈模范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到来同时也让工业遗迹重新焕发光彩,为玉门油田的接续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学生参观玉门油田安全体验馆 余若怡/摄
赓续油田创新路 踔厉笃行新征程
“我们一定要把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开发好。”王玉华说。如今,玉门油田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定位越来越高,传承和延续油田文化,玉门油田一直在路上。王玉华表示,工业文化研学作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不会止步于当下的发展情况,研学进校园、科技赋能、研学小分队……玉门油田的文化发展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走中国西北角”酒泉-玉门线采访团是玉门油田工业文化研学启动以来,第一支实地探访的大学生采访队伍。曾在新闻岗位上工作过几十年,王玉华深知“玉门油田是一座新闻的富矿”,她说:“油田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报道,越多的人走进油田,越能感受到石油文化的魅力。”她渴望更多的新闻学子来到玉门油田实地探寻,用心感受玉门精神,用新思路、新形式、新故事,呈现新时代的玉门油田风貌,让公众看到、感知、爱上玉门油田。
(作者马昕妮、余若怡、董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杨斌为玉门油田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部主任,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3-08-15【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就是八十岁,我也要继续把舞跳下去——记吉木萨尔县心之寻舞蹈队创始人闫学红
- 2023-08-15【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酒泉夜光杯雕:在坚守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 2023-08-14【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百年常青左公柳 守望酒泉征程路
- 2023-08-14【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昌吉:让银发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