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就是八十岁,我也要继续把舞跳下去——记吉木萨尔县心之寻舞蹈队创始人闫学红

23-08-15 10: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1日晚上八点半我在北庭园广场有演出,你们一定要来捧场!”李克武说。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采访过李克武,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余家宫村的一位骨质马头琴手艺人。一听说有他的演出,我们“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线-吉木萨尔线一行五人就准时来到了北庭园广场。

  观看表演时,一个舞蹈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舞蹈团氛围欢快,成员的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在跟大家聊天时,她们得知我们是来吉木萨尔县采访的学生就说:你一定要采访一下我们的老师,她很厉害,是新疆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特级教师,不仅会教新疆舞还会教蒙古舞、藏族舞蹈和现代舞等,啥都会。就这样,我们结识了心之寻舞蹈队的创始人和授课老师闫学红。

新疆线采访团和吉木萨尔队与心之寻舞蹈队部分成员合影 牛可心/摄

  “有个老师免费教新疆舞”

  闫学红今年55岁,是土生土长的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人。她从小就喜欢跳舞。“小时候班上举行活动,我总是带着同学一起跳,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如此”,闫学红说,“我从小就喜欢跳舞,小时候一说要跳舞,我就高兴得很,每天都想着怎么编舞和跳舞。”

  闫学红在昌吉师范学校(今昌吉学院)美术专业进修。由于没有专业学习舞蹈的机会,闫学红就每天早起去音美班看同学们排练,学会之后闫学红就回到宿舍练习,慢慢地闫学红对舞蹈越来越痴迷。

闫学红年轻时跳舞的照片 受访者提供

  中专毕业后,闫学红被分配到吉木萨尔县老台乡中学(今吉木萨尔县老台乡小学)担任老师主要教授音乐和美术。也因此,闫学红的舞蹈梦就被耽搁了。“当时就是在家里静悄悄地学几个动作,或者蹦跶几下,但我心里,还是很想把我热爱的舞蹈重新拾起来”,闫学红说。

  当时吉木萨尔县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经常请一些舞蹈老师来县城教群众们新疆舞,但这些老师都是从外地来的,不能长时间在吉木萨尔停留,群众们还没学够,老师们就又该走了。也因为这个契机让闫学红开始了真正的舞蹈事业,闫学红想,“为啥我不出去学然后回来教大家呢?”

  于是,2017年闫学红独自前往新疆迪丽娜尔文化艺术学校正式开始学习舞蹈,在拿到初级舞蹈教师资格证,闫学红回到吉木萨尔开始在广场上一边晨练,一边练习舞蹈,因为她的热心和责任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闫学红跳舞。 

闫学红在北庭园广场义务教大家舞蹈 受访者提供

  吉木萨尔县传出“咱们广场里有个老师免费教新疆舞”。本来她想的就是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但看到这么多人愿意跟自己学新疆舞,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把大家教好。

  在自费考取了特级舞蹈教师资格后,闫学红又回到吉木萨尔将所学的舞蹈动作无偿地教给每个想要学舞蹈的人。当时很多人说她傻,把自己花钱学的东西免费教给别人。闫学红却说:“其实这不傻,这是我的一种信仰和热爱,如果我把学到的东西都封起来那新疆舞还怎么传下去。”

  “心之寻就是对本心的寻找”

  闫学红一开始只是在广场上义务教学,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跟她学习跳舞。她就萌发了要组建一个舞蹈队的想法,并以“闫学红麦西莱普”为团队起了名字。人数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到现在的五十几人。目前心之寻舞蹈队队员平均年龄在五十岁,这其中有个体户、政府部门退休人员还有专职在家带孙子的老人。

闫学红和心之寻舞蹈队部分队员合影 受访者提供

  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位跟她学习的60多岁老人热泪盈眶地说:“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辈子在这个年龄,这个岁数还能走上百姓舞台,是你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走向正轨,闫学红带领的舞蹈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吉木萨尔县为了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水平决定将县域内的舞蹈队纳入到吉木萨尔县的舞蹈家协会档案中。

  因为建档需要,团队的名字要进行更改。于是闫学红和她的舞蹈队想到了“心之寻”这个名字。当被问到这个名字的寓意时闫学红说:“心之寻这个团队不仅是对我热爱舞蹈本心的寻找,同时也是为那些热爱舞蹈的人本心的寻找。

  “我还要继续跳下去”

  为全面深化“文化润疆”工程,大力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吉木萨尔县依托北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定期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等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各种自我展示的舞台。

心之寻舞蹈队部分队员参与吉木萨尔县2023年百日广场文化活动  牛可心/摄

  在我们采访的时候,闫学红和她的舞蹈队已经连续三天在北庭园广场给大家表演了。除此之外,一些文化馆、社区等的邀请闫学红从来都是爽快答应。她说:“舞蹈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如果不去演出,没有观众观看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

心之寻舞蹈队部分队员参加吉木萨尔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周专场演出 受访者本人提供

  为了给大家呈现出更好的舞蹈作品,有时候一个动作她们就要翻来复去地练,一个舞蹈她们就需要排练四天。除了一些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等民族舞蹈的演绎,她们还会进行旗袍走秀和形体舞蹈等表演。

  除了团队的日常排练与演出,闫学红还坚持在广场义务教授新疆舞。在这个过程中,闫学红认识到只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又报了一些名师的课程,自费学习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回族等民族舞蹈,学成后免费教给大家。

  当被问及后续的安排,闫学红说:“就是八十岁,我还是要把舞蹈继续跳下去,把我们的新疆舞传承下去。”

  直到现在,闫学红每天都会义务组织晨练,教授蒙古族萨吾尔登《蓝色的风》、维吾尔族舞《美丽的萨日汗》、蒙古族歌伴舞《天边》等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并将舞蹈动作无偿的分享到朋友圈中。

  在她的朋友圈中有这样一句话:热爱从未停止,学习从未止步。比起尽我所能,更要相信全力以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牛可心、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瑞花、沙热艾提·阿不都克里木;指导老师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韩亮、王晓红、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涂博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