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村医詹艳君:把医疗服务“背”到村民家中

23-08-11 11: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0日,“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线吉木萨尔小分队一行五人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余家宫村。还没走进村委小院我们就看到了村卫生室门口的“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这几个大字。一进卫生室我们就看到一个妇女正在拖地,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她就是余家宫村卫生室的村医詹艳君。

  吉木萨尔县“行走的医院”系列项目(以下简称“行走的医院”)是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等单位发起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升项目。对吉木萨尔县县域内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价值近19万元的远程医疗助诊包,让村医将二甲医院的医疗设备“背”到村民家中。

  除了医疗设备,“行走的医院”也将三甲医院的专家“背”到了村民家中,每天都会免费向吉木萨尔县的各族人民提供100个涵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上地医院等共29家三甲医院的远程门诊专家号。

  “行走的医院”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为村卫生室建立起了远程专家门诊、远程超声诊断、远程生化检验、远程心电监测、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功能的全科医生工作站。

  詹艳君就是余家宫村“行走的医院”的主要负责人。

  从妇女主任到乡村医生

  詹艳君今年55岁,在转入卫生系统前是后铺子村(今古城村)村委会的妇女主任,主要负责妇女儿童的工作。后转入该地的卫生系统,主要负责公共卫生宣传和儿童保健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巩固和完善村卫生室的基本功能。2012年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府组织乡村医生进入昌吉卫生学校进修。詹艳君说:“我是当时是最后一批进入昌吉卫生学校学习的村医,那会儿真是赶上了好政策,不然也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在考取乡村医生职业资格等相关资质后,2015年詹艳君来到余家宫村担任该村的乡村医生。

  据了解,余家宫村有233户人家,共725人。说起这些村民的情况,詹艳君了如指掌,说道“这中间又含256个高血压病人,糖尿病83人……”就这些慢性病人来说詹艳君每年至少就要做四次面对面的随访。

  当被问到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她说:“想起那个时候在卫生学校进修,和我们一起学习的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学生。那个时候我已经44岁了,学习起来有点吃力。每天晚上等她们休息了我还要半夜打着手电筒学习。到余家宫村后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来都来了,不如就把工作干到最好。就想着发扬咱们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詹艳君于1991年入党,至今已是党龄32年的老党员了。

詹艳君照片 牛可心/摄

  “把医疗服务直接背到患者家中”

  “行走的医院”向吉木萨尔县域内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价值近19万元的远程助诊包。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打通诊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助诊包里有一台便携式医疗检测仪,可以通过连接超声探头、导管线等不同的外接设备进行包含超声影像检测、心电图、血液化验等30余项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在现场就能出来。

  谈起这个助诊包,詹艳君说:“一些像感冒发烧这样的常见病在村卫生室可以治疗,但是像一些疑难杂症和没办法进行准确判断的疾病,就得让病人跑到县城去看了,有的时候这样一来一回就把病情耽搁了。有了这个助诊包我们就可以把医疗服务直接“背”到患者家中。”

  据悉,“行走的医院”与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搭建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也搭建了患者健康档案,可以实现诊疗信息的实时共享。在詹艳君对村民进行检查后,数据可直接同步到患者个人的健康档案中并报送到县人民医院。

  在村卫生室没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个“行走的医院”系统获得县级医院的网络诊断及诊疗指导,极大地便利了村民。如果当地医院还不能解决的话,就可以免费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上地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进行远程会诊。

詹艳君背着全科医生助诊包 牛可心/摄

  “她比我儿子都好”

  村民郭万林说:“我的病情就是詹艳君通过这个助诊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发现端倪的。”

  郭万林到上级医院检查后发现心血管堵塞程度已经超过了70%,随后经过绿色通道转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就诊。并在医院的协调下请到了北京的专家,专程到乌鲁木齐来主持郭万林的心脏搭桥微创手术。

  “哎呀,我在乌鲁木齐做手术的时候,她就经常打电话问我的情况,3月12号出院后没几天,她就背着助诊包来给我做检查了。6月12号到县医院做了一个术后的复检,人家的电话就又打过来了,说实话比我儿子还好呢”郭万林说。

  有了这个“行走的医院”,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医疗检查服务,就郭万林来说就不用每次复查都跑到县城了。除了村卫生室的日常工作外,詹艳君还要负责与上级医疗单位对接村子的药品需求以及一些慢性病人药品的调配等工作。

詹艳君在对郭万林做心电图 牛可心/摄

  据了解,上个月詹艳君总共接诊了395个病人,平均每天就要接诊13个左右。詹艳君说:“有时候特别痛苦的老年人来这看病,我凭借自己的救治,人家病好了我心里就觉得一块石头落地了。”

  (作者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孙庄、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牛可心;指导教师涂博一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