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从防沙治沙到端上“生态饭” 武威民勤探索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

23-05-09 09:37 来源:兰州晚报 编辑:杨梦园

  中国甘肃网5月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进入5月,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武威市民勤县东湖镇青土井沙产业示范基地3万多亩沙生药材锁阳、苁蓉迎来丰收,产业工人们在沙海中挥锹“淘金”,摘取埋藏在漫漫黄沙之下的丰硕果实。

  民勤县东湖镇青土井沙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曾令龙带领工人们穿梭于梭梭、白刺为主的荒漠灌木林中,小心翼翼地用铁锨和手拨开沙土,直到苁蓉或锁阳全部露出地面。再用一张小卡片从根部切割后,留下蓄根回埋填沙,以待再次长出果实。“我们侧重推广梭梭嫁接肉苁蓉、白刺嫁接锁阳的技术,农牧民种的树能产出名贵中药材,有了收入,治沙护绿的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曾令龙说。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近年来,民勤县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大地,将防沙治沙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紧密结合,探索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植物肉苁蓉、锁阳等沙生药草产业,让越来越多沿边沿沙村镇百姓吃上“生态饭”,拓宽“绿富双赢”发展路。

  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张世虎介绍说,从满眼黄沙的不毛之地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多赢的生态账。截至目前,民勤县林下种植肉苁蓉6.1万亩,年产值38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2100万元,形成了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良性互动局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