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甘快看】八步沙:三代人的治沙情

23-05-08 20:57 来源:新华社 编辑:高正武

  5月6日,三代治沙人在八步沙林场合影。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5月6日,郭万刚站在八步沙林场,看着一丛丛绿油油的梭梭、柠条、花棒、红柳等沙生植物,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这是八步沙三代治沙人40余年战风沙、斗荒漠,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筑起的一道绿色长城。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风沙肆虐,给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农田和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公路、铁路造成极大危害。

  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的6位老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挺进八步沙,组建了集体林场。这6位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叫作“六老汉”。承包治理初期,条件有限,“六老汉”采用“人背驴驮”等方式,将苗木、水和麦草运往沙漠。因为治沙点离家远,他们吃炒面、喝冷水、睡地窝铺。1983年,郭朝明老汉的儿子郭万刚成为最早的第二代治沙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八步沙还没有治理完,“六老汉”的家人舍不得放弃这片林子,于是他们约定不管有多难,6家人的后代里必须有一个人接力治沙。如今,第三代治沙人郭玺接过祖辈、父辈们手中的锹镐。作为年轻人,郭玺这一代治沙人更有文化,更懂技术,用科学治沙、工程治沙、网络治沙的方法,让治沙的效果越来越好。

  治沙种树效率上去了,郭玺可以腾出手来干更多的事。在短视频平台上,郭玺注册了八步沙林场的账号,每天回家他会把随手拍的工作场景和林场的变化整理发布在网上。工作不忙时,他晚上还会在网上为八步沙林场的散养土鸡等产品做推介。

  如今的八步沙,绿洲初显。“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人们凭借“让荒漠变绿洲”的信念,让荒漠改变了面貌。

  这是5月6日拍摄的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新华社记者 郭昱 摄

  5月6日,在古浪县一片治沙区,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在劳作间隙休息。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5月6日,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在劳作间隙休息。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5月6日,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查看树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林立平 摄

  这是5月6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境内拍摄的干武铁路周围景象。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5月6日,八步沙两代治沙人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劳作后合影留念。他们从左至右分别为:罗兴全(后左一)、石银山(后左二)、郭万刚(后中)、贺中强(后右二)、程生学(后右一)、郭玺(前)。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1983年,“六老汉”一代治沙人在“地窝子”生火做饭。新华社发(八步沙林场供图)

  2017年,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左)和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在背草压沙。新华社发(八步沙林场供图)

  5月6日,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右)和石银山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查看治沙情况。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5月6日,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右)和石银山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观察治沙情况。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5月6日,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左)和石银山(中)在古浪县的一片治沙区与林场职工一起劳作。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2021年拍摄的八步沙林场职工压沙作业现场。新华社发(八步沙林场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