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绿了山川 富了口袋——庆阳环县以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综述

23-03-15 10:21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东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绿了山川 富了口袋

  ——环县以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综述

  庆阳融媒记者 李文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境90%以上面积被黄土覆盖。多年来,环县全力实施植树造林、固沟保塬、生态治理等项目,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夏秋季节满山草木葱茏,在以绿养山保水护坡措施之下,一幅从“荒山”到“绿洲”的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环州大地项目遍地开花

  环县抢抓生态振兴重大机遇,全力争取、积极实施林业建设项目。“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实施各类林业建设项目109.5万亩。

  “5年前,我们这里的山一年四季都是黄土色的,遇到下大雨,大量泥水倾泻而下,农田、道路都被破坏了。植树造林项目实施后,山绿了,空气清新了,山洪也少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在环县环城镇杨庙掌村,村民谷宝华对这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很是感慨。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环县芦家湾乡。“自从山上种了树,山绿了,雨水多了,我们是地里产粮、圈里产羊,样样都增收了。”芦家湾乡宋家掌村村民张丽红说道。2019年至2020年,芦家湾乡5个村连片实施了5.5万亩的蚂蚁森林项目。该项目落地后,漫山遍野挖了整齐的鱼鳞坑,种上了柠条、山桃、松柏等苗木,群众饲养的羊也进入羊舍了,“绿增羊入舍”的双增收模式让群众喜笑颜开。

  三北防护林建设、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一村万树”工程……随着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不断在环县落地,环县以“绿”为头带动多个行业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本土劳务大军服务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项目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程。每年春秋两季的生态建设中,环县都会组织大量本地劳动力参与植树造林。

  这几年来,家住天池乡井渠淌村的关太平和妻子姜艳艳,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节参加植树造林,每年参加植树造林4个多月。关太平算了一笔账:“一个精壮劳动力,一天至少挖100多个树畦,就能收入200多元,如果天气好,一个月就能收入7000元左右。”

  环县年均实施15万亩的植树造林生态建设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万名劳务工人参与植树造林,其中90%以上的劳动力都来自环县。“林业生产工程,季节性强,施工周期短,大多工程都依靠本乡镇、本村的富余劳动力来施工。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不仅绿了荒山,也能让群众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环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沈吉祥说。

  千名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

  环县不断加强生态植被管护力度,将全县363.86万亩的林草资源划分为5.8万个管护单元,选聘2326名当地部分脱贫易致贫户进行管护,在管护好生态植被的同时,为群众增加了收入。

  演武乡黄家山村有1500多亩公益林,该村将这些林地划分为6个区块,选聘了6名当地村民进行管护。村民黄满和家有6口人,妻子患病,儿子因意外残疾,儿媳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孩子上学,全家靠着50多只羊和80多亩地脱了贫,但是增收较为困难。为此,该村将黄满和选聘为护林员,负责看护自家周围的300多亩林地。“我这个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干,每天主要就是巡山看护,一年还能收入8000元呢。”黄满和说。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环县选聘当地部分脱贫户、易致贫户作为护林员,让他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增加部分工资性收入。据环县自然资源局统计,环县依靠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每年投入1860.8万元用于支付护林员工资,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生态管护的双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