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温暖每一个生命——金昌市残联五年工作综述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关爱温暖每一个生命——金昌市残联五年工作综述
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基本医疗康复政策,321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建成运营金昌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永昌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进入新阶段;
建立各级残联理事长下沉一级的残疾人工作群和基层残疾人微信服务群,拓展残疾人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打通了维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盈枝。
残疾人事业是爱的事业。回眸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坚持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6个全覆盖,为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金昌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
推动残疾人工作持续发力
党的领导是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市各级残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具体到工作中,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工作大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全市残联系统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打造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内涵的党建品牌和清廉品牌,市残联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金川区政府残工委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全面深化残联改革,落实“专兼挂”要求,按时完成了县(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换届工作。充分发挥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作用,支持协会开展助残维权活动。加强残疾人工作者关爱和培训,村残协专职委员误工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0元,达到330元,落实市级专门协会无固定职业的主席、副主席误工补贴制度,培训各级残联干部和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1470人次。完成全省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任务,残疾人证办理形成了集中医院办、跨省网上办、上门入户办的常态化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按比例就业情况认证、精准康复、两项补贴、残疾人证办理等服务实现了“全网办”“掌上办”。
永昌县残疾人家属徐志莲荣登“中国好人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被省政府残工委命名为全省“残疾人之家”和“助残先进集体”,6名个人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个人”“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纷纷加入到了扶残助残的队伍中来,全社会扶残助残日益浓厚,全市志愿助残呈现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服务精准的良好态势,各级民政部门及工会、妇联、残联组织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累计为1500多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救助慰问物资150万元。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及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向残疾人捐助款物达350多万元。
兜底保障
残疾人民生得到改善
残疾人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关爱。
残疾人需要什么、他们能做什么、怎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路上。金昌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残疾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是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关键。市政府出台了《金昌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培育发展2家省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建成就业扶贫基地9家,扶持辅助性就业机构4家,建成标准化盲人按摩机构14家,扶持40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帮助残疾大学生就业30人。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3019人,就业率达90.3%。
全市及时出台了《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注、格外关心的要求政策化、具体化。《实施意见》就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深化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有效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了27项政策措施,就扩大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范围、冬季取暖救助、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制度、残疾人就业帮扶车间和基地政策扶持、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残疾学生中考体育计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一系列惠残助残保障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建立访视制度,落实福利补贴制度。将全市符合条件的3088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7358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面落实重度困难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和城乡70周岁以上的困难残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政策;坚持“一人一单”,为506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坚持“一户一策”,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残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44户;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363户,公租房实物保障困难残疾人家庭522户、租赁补贴保障257户;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2860人次、74.342万元,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改善。
残疾人托养服务进入了新阶段。坚持“一人一档”,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委托专业机构对就业年龄段有托养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以康复训练为主、照护服务为辅的托养服务,形成了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补充、寄宿制托养为引领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全市1153名困难残疾人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托养服务,残疾人及其家属满意度均达96%以上,初步实现了“一人残疾,拖累全家”到“托养一人,幸福一家”的转变。
多措并举
残疾人生活得自信自强
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市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参加读书周、健身周及“特奥活动日”等文体活动,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得益于我市不断关心关爱残疾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前不久,在2022年甘肃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奥运动会上,我市残疾人代表团取得49金39银36铜,破省纪录2项,金牌榜第7名,总分第5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建成残疾人文化创意示范点3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3个、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11个。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惠及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组织开展文化季、读书周、健身周及“特奥活动日”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全国全省文体比赛,我市2名残疾人在中国残联仁美书画大赛上获得书法组三等奖,11件作品在北京冬残奥会绘画作品比赛中获奖,9件作品在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奖。2018年成功承办了全国残疾人乒乓球挑战赛,在2018年的甘肃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奥运动会上取得了31金18银31铜,破省纪录4项,金牌榜第9名,总分榜第8名的好成绩;2019年中国残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市残联“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对于残疾人来说,康复是一件大事。我市先后建成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永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金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也即将建成投运,在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开展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工作,实施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扶贫健康行骨关节”、白内障复明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项目,累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8195人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95%以上,实现基本康复服务“全免费”、基本型辅具适配“全补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以上,基本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市、县区政府出台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坚持“一人一案”实现了全市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制定《金昌市7-17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试行)》,实现有康复需求的7-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五年来累计落实救助资金1360多万元,救助残疾儿童770人次,康复有效率达85%以上。
加大残疾人教育培训力度,推行残健融合教育,全面落实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制度,为全市31名重度残疾儿童落实送教上门。持续实施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全覆盖工程,累计救助1688人,实现“应救尽救”,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2182人次,45名残疾人考取了C2、C5驾照,使许多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
五年来,全市累计受理残疾人来信来访来电566件(次),办结率达100%。司法部门开通残疾人维权“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救助和司法救助行动,实现了应援尽援、应救尽救。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使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极大满足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2019年我市被住建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命名为“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疫情期间,各级残联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上门核酸检测、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等人性化服务,努力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残疾人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阳光化冰霜,关爱暖弱残。在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中,我市残疾人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站在新起点,我市残疾人事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启“春天事业”的新征程。
记者:郭永霞
- 2023-01-10金昌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 2023-01-10金昌市公安局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主题演讲比赛
- 2023-01-10金昌市职工普通门诊共济保障工作全面启动
- 2023-01-06强政策 优服务 建平台 促发展——金昌市持续推进科技人才工作构筑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