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重走中国西北角|祁连山宝库的护宝人——访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刘贤德

22-08-01 14: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两汉·佚名《匈奴歌》

  “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古往今来,祁连山一直是中国西部的一座宝库。距离祁连山脉约半小时车程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扎根深山,而这里的工作者就是看护这座宝库的护宝人。

  研究院是个五层的小楼,楼房看起来有些年岁,院内设施平淡无奇,但楼道内整洁异常。研究院刘贤德院长的办公室正对着东环路,窗外绿树如荫。笑容可掬的刘贤德院长端来茶水,缓缓讲起了他和研究院的故事。

  扎根西北:塞罕坝精神的传承

  刘贤德生于酒泉金塔,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北林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系),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河西走廊。“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都不知道祁连山,农村孩子哪里知道这些,我当时只盼着毕业之后能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和众多年轻人一样,刘贤德也曾考虑过南下,到大城市继续深造。一次实习时,他登上了祁连山。仿佛命中注定一般,刘贤德一下子意识到祁连山脉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上大学之后慢慢开始了解祁连山,大学毕业后才明白祁连山脉的重要意义。” 刘贤德笑着回忆起年轻时立志扎根祁连山脉的豪情,“南方没有根基,西北才是我的根。”

正在接受采访的刘贤德  林钰骏/摄 

  西北大地古来干旱,祁连山脉的涓涓细流养活了周边的五百万亩粮田。与外地山川不同,祁连山的水土结构非常特殊。许多高山峡谷在遇到一两个月不下雨的情况时,就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问题。祁连山的冰川融水非常稳定,因而祁连山脉可以起到涵养水源、消洪补枯的作用。甘肃每年的6月、7月和8月是大旱的季节,祁连山脉的冻土融水和冰川水源经由山上的树木慢慢释放出来,维持着附近粮田和工业生产和运作。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祁连山脉的森林资源逐渐匮乏,生态系统也日趋脆弱。于是刘贤德决心扎根西北,把祁连山脉复原成记忆中山清水秀的样子。

  “山上的工作环境很艰苦,但是我们研究院的同志们有一种信念,你听说过塞罕坝精神吗?那是我们林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信仰。”刘贤德回忆着野外工作的日子,眼中有光。“塞罕坝”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岭”,恰似刘贤德梦想中的祁连山脉。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

  刘贤德今年59岁,虽然已经卸任了院长职务,但他仍然扮演着一个传承者的角色,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触动更多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博士生和硕士生都进入甘肃省水源涵养林研究中心深造。许多青年科技人才与刘贤德一样选择了扎根西北。近几年,研究院的平均年龄从50岁下降到了40岁,一支年轻化的科研队伍正在形成。

  科学守护:试验站的观测与治理

  “甘肃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是草地,在西北地区草地面积大,又没有好的树种来防沙,就容易形成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祁连山在上个世纪被作为林场开采之后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小,整个山体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变弱了,这样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刘贤德介绍了祁连山的生态保护问题。

  祁连山脉的生态治理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为了焕发青山绿水的勃勃生机,这座研究院冲到了治理队伍中最前面。

  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观测并记录祁连山脉的各项数据。“别以为我们的工作很简单,要知道一年的数据记录和四十年的数据记录价值是很不一样的。祁连山的降水、气温、土壤含水量、基流、冻土乃至生物多样性,我们每年都要进行观测和记录。”自1978年创办至今,研究院每年向国家上报祁连山脉的各项数据。相关数据有助于国家林草局直观了解祁连山脉的各项指标并为其提出调整措施,而这对于祁连山脉的治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研究院下设祁连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塔尔沟科研试验站4个科研试验基地。

研究院下设四大试验站(图片由甘肃省祁连山脉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提供)  

  祁连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是最早创立的研究站,自1978年建立以来每年不间断地向国家提供祁连山基本实验数据。

  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负责保护、培育、研究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这两种祁连山建群树种位代表的祁连山优质灌木的树种样本,以培养出更优质的树木。后来试验站被改造为甘肃省祁连山特有珍稀树种繁育工程研究中心,将祁连山的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发展到全国各地。

  塔尔沟试验站原先负责为龙渠种子园提供幼苗,辅助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系统发展”后,研究院把目光投向了甘肃丰富的草地资源。“我们打算把塔尔沟试验站建设成一个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站,和祁连山森林研究站相互结合起来。”刘贤德满含期待地规划塔尔沟科研试验站的未来。

  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实验站的建设目标是生态治理。“这个试验站的起点很高,一是为了观测黑河流域荒漠化、盐碱化情况;二是观测西北荒漠化带来的灾害情况;三是为了创造和提供荒漠化的改良方案。”刘贤德解释道,“毕竟观测的目的就是为了综合治理,所以我们开始培育树种,并且提高老百姓的治沙积极性。”

  “你知道文冠果吗?”看着迷茫的同学们,刘贤德继续介绍道,“它的果实可以榨油,可以拿来做生物柴油,在生物柴油不景气之后还可以用来做食用油;它还不占庄稼的耕地;它的树叶和花还可以拿来做茶叶;种大了以后还可以用来做城市绿化树。这样老百姓的治沙积极性就被提高了。”开展树种培育后,老百姓的积极性逐渐高涨。科学的治理措施带动了生态维护的重要力量。

  初心不改:“因为我们在甘肃,在祁连山”

  “祁连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刘贤德感慨道,“我们这些每天都要上山观测的野外工作者,其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家人的陪伴方面。我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在山上,我的爱人临盆的时候我也在山上,甚至是别人发现她羊水破了才把她送到了医院里。我对家里人的亏欠实在太多了,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选择了祖国的林业工作,就注定要把家庭放在身后。这个情况在我们这个行业其实很常见,因为我们不在区里就在沙漠里,不在沙漠里就在林场里。”和众多科研工作者一样,刘贤德也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在他的带领下,甘肃省祁连山脉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

  静谧的山岭也难掩夏日的酷暑,看着刘院长擦了擦汗,同学们观察到办公室里并没有配备空调。他解释道,“试验站的同志们比我们辛苦得多,他们每天披星戴月。前线工作者们享有的待遇理应比我们好,我们的四个试验站都配备了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最好的基础设施。”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在人才东流的大环境下,研究所将优质的条件留给了一线科研人员。“我已经老了,再让我上山考察我也干不动了,为祖国多培养几个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算是发挥我的最后一点光和热吧。”他释然地笑了笑。

  “引进外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现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我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培养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身上。”长期的学术生涯给予了刘贤德许多身份: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而这些身份给予了他培育青年科研才俊的机会。“年轻人的实力和科研热情现在已经涌现出来了。”刘贤德很自豪地介绍了他的两位学生。

  离开院长办公室后,刘贤德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会议室,帮助学生修改演示文稿。据了解,第二天他还要赶到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站,向中国林草局汇报研究站的工作情况。

  “做这些事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在甘肃,在祁连山。”看着刘院长挺直的脊背,一如巍峨的祁连山脉。

甘肃省祁连山脉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正门  林钰骏/摄

  (作者陈文博、林钰骏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周兆瑜、权玺分别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