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重走中国西北角|小葫芦雕刻精彩人生——记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传承人杨永龙

22-07-20 18: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一双巧手、一把刻刀,以葫芦为纸、以针尖为笔,致力于雕出精彩绝伦的图案,他一干就是一辈子。

  “我是从1986年开始从事葫芦雕刻这一行的,至今36年了,还在坚持,能坚持到哪天就哪天,直到身体干不动为止。”谈起葫芦雕刻事业,5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永龙情绪激昂。

  在近36年的艺术生涯里,杨永龙依靠传统的绘画技术与功底,反复临习、琢磨,在葫芦雕刻技艺上不断精益求精,慢慢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雕刻技法,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雕刻作品。题材涵盖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山水花鸟鱼虫兽等,以线条劲健流畅、人物形象比例准确,神态入微著称。代表作品《香山九老秋兴图》和《金陵十二钗》分别荣获甘肃省第八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个作品入编甘肃工艺美术作品选集。

  7月10日,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高级雕刻艺术师杨永龙接受了采访。因生病的缘故,杨永龙最近大多时候在家休养,期间开始钻研浅浮雕技法。

杨永龙在雕刻葫芦(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出生于绘画世家的杨永龙,从小耳濡目染美术技法和绘画故事。1986年高中毕业后,开始自学葫芦雕刻技艺。雕刻葫芦用的工具不多,其中两根钢针,一粗一细,大针勾勒原型,小针刻画细节。要想刻好一只葫芦,从盘葫芦、定内容、定位置、着手刻、涂色,均需全神贯注和全身心的投入。

  “刻葫芦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必须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功。在雕刻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勾勒原型,如在圆球体上刻一条直线就极不容易,稍有不慎,力道没把握好,费了两三个小时勾的原型就作废了,一切也就推倒重来。”

杨永龙的葫芦雕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和谐美满。在甘肃临夏,葫芦雕刻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被誉为“临夏一绝”,可谓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与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为“甘肃三宝”。2006年,临夏葫芦雕刻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一年有几十万件葫芦雕刻作品从临夏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雕刻葫芦的收入不高,难以养家糊口,我身边有不少人认为干这行没出路,都纷纷中途转行了。”杨永龙的从艺之路并不顺遂,微薄的收入也一度使他的生活捉襟见肘,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下去。

  “因为喜欢,不想放弃。”杨永龙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

杨永龙的葫芦雕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一颗小小的葫芦,承载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永龙身上流露着强烈的传承葫芦雕刻、发扬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说:“目前,从事刻葫芦行业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不多。这样一来,葫芦雕刻就陷入了发展困难、后继无人的境况,如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我和整个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杨永龙的葫芦雕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这些年,我们这批从事刻葫芦的手艺人不断走近青少年群体,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希望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这项非遗文化的工艺之美,让这门民间手艺长久流传下去。”发展好、传承好葫芦雕刻技术,壮大临夏葫芦雕刻文化产业是杨永龙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倾注毕生都在做的一件事。

  (作者陈小凤、曹茜、雷宝宝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张维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