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路易·艾黎|甘肃山丹:河西走廊四千年来农业发展的见证
山丹培黎职业学院
本网特约撰稿人 王文元
安静的走廊,透明的玻璃大窗,摆满了器皿的工作台,六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低头忙碌,环境寂静的有些冷清……这里就是山丹培黎职业学院的一隅。
6月28日上午十一点,“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位于山丹县城的培黎职业学院。在这里,采访团的成员目睹了神奇的现代农业制种技术。
“经过脱毒培育的马铃薯种子,亩产最高达八吨!”你没有听错,就是八吨。听到这个数字时,我们也很吃惊。更让采访团成员吃惊的,山丹这块土地,见证了河西走廊四千年来的农业发展。
揭开这段历史之谜,我们能听到什么样的故事呢?
培黎职业学院马铃薯创新中心
亩产八吨的洋芋种,在这里生产
6月27日,采访团经过大半天的长途跋涉,于下午三点许,抵达了山丹县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及采访。
28日上午八点“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的启动如期举行,很短的启动仪式后,就是大量的采访。这一天的采访,很密集,一整天采访团的同伴们都是在采访、写稿、拍摄、剪辑、上传、发稿中度过的。当采访团抵达培黎职业学院时,已是上午十一点。然后,又是几个采访,等赶到培黎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时,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了。
此时,学院的马铃薯创新中心内,六位学生正在忙碌着。在组培室外走廊中,杨霞老师给采访团成员介绍了这里马铃薯制种情况。
培黎职业学院的马铃薯创新中心,一年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可种植万亩农田。在山丹有三四家这样加工企业。这为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奠定了技术。现在,河西走廊已经成为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马铃薯育种种植基地。尤其是,能为大型商业企业,提供所需马铃薯。
仅这个马铃薯创新中心,一年就能为九千到一万亩农田,提供马铃薯种。这些优质马铃薯种,亩产量最高达八吨。而且,这些马铃薯的用途,也不再是人们常见的炒菜、蒸煮了。现在,马铃薯的用途更加细分了,有专门制造面包的、有用来加工成粉的,有专门制作薯条的……
这只是山丹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下午,采访团又采访了山丹县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这个基地是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区的核心示范区,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的先驱模型。
他们依托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西学院、培黎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专家工作站和大学生实训基地,开展燕麦、蔬菜、特色花卉、新奇瓜果等作物遗传育种的研发。通过基质培、水培等多种科技栽培模式,实现燕麦、蔬菜、花卉、瓜果等全季节、全天候生产,加快育苗周期,打造全自动化智慧科研教学基地。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中,山丹人正在全力开拓中,这是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艾黎为学校争取的国际援助源源不断运到山丹
路易·艾黎在山丹,开展机械化耕作,引进新西兰的优质绵羊
当年,路易·艾黎把培黎工艺学校从双石铺,迁到山丹,为这块古老的土地,打开了现代农业的大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切,都和培黎学校独特的教学方式,雄厚的师资,各种现代工业技术手段密不可分。
1940年,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了一所工艺学校,命名为培黎,这是西北第一所培黎工艺学校。它的名字有两重含义,一是为了纪念艾黎的老朋友美国传教士约瑟夫·贝利,二是含有为“黎明培训之意”。抗战后期,培黎学校遭受了国民党顽固派打压,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为此,他们决定迁移学校。
艾黎几经周折,亲自考察后,将新的校址选定在了山丹。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控制力度小,有大片的戈壁荒原,适合发展农业和牧业,距离玉门油矿也比较近,能为学校提供相对充足的能源。于是,在七十多年前,古老的河西走廊,又有了一次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
1944年,已经在陕西凤县双石铺生活了6年之久的路易·艾黎,在当局的逼迫之下,不得不率领学生踏上了漫长的西迁之路。这次西迁前后两次。第一次在1944年11月,路易·艾黎在山丹负责筹建山丹的新校区,而乔治·何克则在双石铺负责学校的搬迁。学校的第一批33名学生,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西迁之路。他们组织了几辆畜力平板车,带着被褥和一些教学设备就踏上了漫长的路程,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跋涉,终于在12月21日抵达了兰州。
此时,闻讯而来的路易·艾黎也回到了兰州,他雇了一辆苏联卡车,终于在圣诞节之前,将学生们送到了山丹。二十多天后,乔治·何克带领的第二批学生也出发了。他们的车队由5辆大马车、一辆汽车组成,从双石铺到山丹,路程长达1100公里,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一路上担惊受怕,惊险不断。一辆马车坠入山谷,卡车和军方拉军火的卡车相撞爆炸。一路上,除了一人因心脏病去世外,大部分人还算幸运,1945年3月10日,搬迁车队抵达山丹。
培黎工艺学校搬迁到山丹后,在这里兴建了农场,建设了一座半机械化的煤矿,兴办了玻璃厂、造纸厂等,还建了诊所,为河西走廊带了现代工业农业技术。在路易·艾黎的努力下,培黎工艺学校飞速成长,学校师资力量迅速发展,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等国的教师为学校带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同时,从美国、新西兰等国募集到了一批批物资,有锅炉、汽车、医疗设备等。学校人数,迅速发展一度达到600人,外籍教师也有20多人,开设了20门专业,供学生实习生产,招大批的贫寒子弟,安排农民就业,实践着“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学思想和理念。
1947年,山丹培黎学校在山丹周围开辟了三处农场,其中有一处就在四坝滩上。第二年,路易·艾黎带领学生开挖水渠时,发现了一些文化遗存和墓葬,出土了石器和陶器。1953年,路易·艾黎写信给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告诉他四坝滩上的发现。由此,一个惊世发现,由此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辆汽车拉着犁地机械,在戈壁荒原上耕地的瞬间。这是培黎学校的师生们,将美国来的十轮大卡车卸去车厢,后面加挂犁地机械,将其变成了一辆“拖拉机“耕地的情形。
他们不仅开展机械化作业,还从新西兰引进了绵羊,用来发展畜牧业。这些羊到山丹后,同和当地原有羊的杂交,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环境繁衍生息。当然,也走失等损失的情况,但还是渐渐发展繁衍壮大了。有人曾说,今天人们在山丹吃的羊肉,或许就是那些羊逐渐繁衍下来的。
就这样,路易·艾黎开启河西走廊现代农业的大门。那么,四千年前,山丹人是如何生活的呢?
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广场上的路易·艾黎塑像
四千年间,河西走廊的两次农牧兼营
路易·艾黎极其喜欢四坝滩的荒野,他在遗嘱中说,要把他骨灰洒在四坝滩的荒野上。
四坝文化类型,也是他最先发现,并且进过他的推广,才为学术界广为所知。随后的几次发掘,人们逐渐认定这是一个新的从未见过的文化类型。四坝人的制陶技术似乎比马家窑人落后许多,但他们是一支迈入青铜时代门槛的先民。可是,它的命名却破费周折。
四坝滩文化遗址虽然在1948年就发现了,但真正为学术界定名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了。这也得益于玉门火烧沟遗址的发现。因为有了火烧沟遗址的大量发现,才为四坝遗址的命名提供充分资料支持。至此,这才被人们认定为这是一个西北独立的地区性的青铜文化。
四坝先民生活在距今四千年前,其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的山丹、民乐、酒泉、安西、玉门等地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主要遗址有山丹四坝滩遗址、民乐东西灰山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安西鹰窝树遗址、酒泉西河滩遗址、干骨崖遗址等。
这是一支已经迈入青铜时代的部族。青铜器成为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涵盖了刀、削、锥、斧、钺等几十种,而且有鼻环、铜镜、镯子、钏、管等装饰用品。这是甘肃地区出土铜器最多的古文化。出土过一种盖子把手如同双矛状的彩陶罐子,这似乎说明四坝文化的人已经用上了长矛。
四坝滩上或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戴着黄金鼻环,套着青铜臂钏的牧人,放牧着他们的牛羊,而家里手持铜削的妇女正在忙碌着制作。或许,他们拿着铜镢头,在聚落周围开垦荒地。2003年,酒泉西河滩遗址发现了四坝文化类型的聚落,发现了50多座房屋遗址及祭祀坑等遗迹。最为有意思的是发现了一个史前牛圈,这证明在四千年前,四坝文化就已经实现了农牧兼营。
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呼应,其实是在相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的必然选择。当初,路易·艾黎将培黎学校迁到这里原因,是因为这里适合发展农牧业。谁能想到,在四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农牧兼营。
在四千年前,小麦传入河西走廊,这里已经是农牧兼营的生产模式。在七十多年前,路易·艾黎和培黎学校将现代农业技术带到了河西走廊,开始了机械耕种,绵羊杂交育种。而今,这里则又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
- 2022-06-29幸福梦圆 甘甜洮河水流进静宁千万家
- 2022-06-29麦田里的守护人 ——记省农科院清水试验站甘谷试验站科研团队
- 2022-06-28立足优势激发动能 做强产业加速振兴
- 2022-06-28甘肃冷冻薯条首次出口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