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乡】陇南大河店镇:群众有难事 党员干部“码”上行动
走进陇南市徽县大河店镇青泥村,25名党员家的大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牌子上除了党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外,还印有一个二维码。
记者拿出手机进行扫描,叮的一声,页面跳转,“连心帮扶,承诺践诺卡”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往下滑,党员信息,一览无余。

“这是今年我们新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还在试行阶段。”青泥村党支部书记郭守义介绍。
“二维码门牌”是青泥村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活动,把全村25名党员以“挂门牌”的方式,进行分组安排,为每人承包3户以上农户进行承诺帮办实事,群众通过微信扫码进去后,就能看到自己包户党员的信息和包户承诺事项。
李艳红是青泥村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她说:“以前出门打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撇下了,现在有了这个二维码门牌后,不用到现场就能为村上发展提建议,觉得很实用。”
杨和平是青泥村党支部副书记,记者打开他的二维码主页,联系卫生院定期为杨治克进行体检,保障其慢性病稳定,动员王万勤完成厨房改造,帮助田刚种植大田玉米25亩等一系列已完成的事项陈列在党员包户连心共建卡上。
办结情况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杨和平为承包的3户共办理办结10件实事。
王建春是杨和平的承包户,因打工受伤返乡,回来后却迟迟拿不到公司的工伤赔付金,犯难之际,他找到杨和平帮忙想办法出主意。了解情况后,杨和平联系镇上相关部门,经过和企业的协商沟通,王建春在原务工企业的工伤赔付款在今年年初全部到账。
和王建春一样,田刚也是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的受益者。他说,这两年一直有养几只土鸡的打算,害怕养不活亏钱,一直不敢养。在向自己的包户党员反映问题后,经过村上安排的专家指导,现在他家里终于养起了鸡,算是圆了他的养鸡梦了。
如今,田刚家里不仅养了100只鸡,还种植了25亩大田玉米。一年下来,能为家里增加不少收入。

看着群众反映的一件件难事得到解决,青泥村支部书记郭守义感慨不已,“一直以来,村党支部坚持‘五句话’党员服务群众职责,即:‘家有病人过去看看、家有纠纷过去劝劝、家有急活帮着干干、有事没事常去转转、家有事务帮着办办’,现在通过二维码门牌这项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了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点对点帮扶’,群众反响也挺好,我们也打算长期坚持下去。”
郭守义告诉记者,二维码门牌还有一部分内容,那就是民主评议党员。
郭守义说,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评议系统,每季度末他们会在线上评议的数据基础上,提取统计本季度意见建议,并进行挂账公示,由党员本人提出整改措施,经支委会讨论通过后,按照措施实行销号管理。
“通过数据提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大家对支委和支部党员平时工作的评价,找到工作中的缺点,抓好整改,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大步向前。”郭守义说。
现在青泥村有了“二维码门牌”,群众再也不用担心家中急、难、愁、盼的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了,有了这块门牌,所有事情都能马上办了。
通讯员 海秀芳
- 2022-05-11【丝路人物】太史公:用最美的文笔阐释无数生命
- 2022-05-11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
- 2022-05-11【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媒体看交通】甘肃“司机之家” : 党建有阵地 旅途有温暖
- 2021-05-11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