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监测精密 预报精准 服务精细——甘肃气象部门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2-03-24 18: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李红军

  中国甘肃网记者 李红军

  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两年,沙尘暴、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轮番上演,相应的各类预警信号也轮番上阵,可以说气象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普通民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气象预警信息?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象部门如何助力防灾减灾?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强。

张强向记者接介绍甘肃气候变化情况

  气象预警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自2008年起,省政府每年主持召开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2012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全省建成1个省级、14个市(州)级、72个县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气象部门发挥气象科技优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水平,早预警、早行动,助力防灾减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张强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甘肃地形复杂、地质条件特殊,气象灾害复杂多样,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气象灾害多发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精细化、立体化气象监测能力,优化全省站网布局,补齐观测要素短板并结合服务需求提升布设密度。”张强说,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才能实现预警、灾情互联互通。

张强对气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升气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将气象公共服务纳入各市州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

  “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建立集天气、气候、气候变化服务于一体、覆盖关键农事活动全过程的跟踪服务机制。”张强说,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黄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气象支撑、生态治理气象服务,科学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此外,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实现基于位置、在线互动、全媒体快速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深化气象关键技术创新合作,支持气象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对于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也显得尤为重要。

甘肃省气象局摆放展板开展科普宣传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气象预警信息,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张强表示,通过对以往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公众对预警信息不够关注、关注了不重视、重视了不会用,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科普力度,让老百姓更加重视气象预警信息,信任气象预警信息,学会使用气象预警信息,这也有利于提升升防灾减灾能力,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张强说,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暴雪、沙尘暴、高温、强降温等16类,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张强表示,对于甘肃而言,除了台风预警用不到以外,其他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都能用到。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的判断,一般会通过严重程度、紧迫性、后续的发展势态综合判断,从而给出预警信号级别。公众遇到级别高的预警信号,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科学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服务更精细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省气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服务领域涵盖了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等,气象工作得到全方位发展并取得显著服务成效。”张强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都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产生关联,这就对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极端天气尺度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只有更加精密的监测,才能抓住极端天气并及时采取措施。”张强说,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特征、规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对于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要更加精准,为相关部门和民众提供科学建议。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丰富,就会产生很多新的事物并对气象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些对天气比较非常脆弱但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像天水的大樱桃对天气气候的要求就非常高,针对这种情况,气象部门就要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气象服务产品。”张强说。

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线上网络直播宣传活动

  “另外,高影响天气也值得大家关注,虽然其影响远不及极端天气,但会引发灾害造成损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张强解释说,高影响天气造成的灾害跟极端天气不同,极端天气是天气主导诱发灾害,而高影响天气在灾害跟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受体有关,比如20毫米降水在南方很正常,在甘肃就成了灾害,但20毫米降水根本算不上强降水和极端天气。也就是说,同样的天气条件,在不同的受体提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受体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高影响天气的影响,从而引发灾害。

  “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而言,高影响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张强表示,这对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准确预报高影响天气,还要将其落具体的受体和对象上,这就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及时沟通,才能做到对高影响针对不同受体进行预报预警,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甘肃而言,抗旱减灾一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抗旱减灾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工影响天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甘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保障粮食安全、抗旱增雨防雹、改善水资源条件、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社会保障中发挥了显著服务支撑作用。

  “人工影响天气,是省气象局承担的一项直接关系民生的重要任务,不仅关系民生、还关系防灾减灾,而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张强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甘肃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比如新舟60国家增雨作业飞机预计正在实验的大型无人机,在国内和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新舟60国家增雨作业飞机

  “未来,要通过提升精密监测能力,把人工增雨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不错过任何一个人工增雨的机会。通过提升智能指挥能力,科学的判断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手段、多大规模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从而提高人工增雨的效率;还要有提高精准作业的能力,在最需要的地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张强表示,此外要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对重大战略、重大活动的保障能力,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都需要人工影响天气。

  当前,正值我省春耕备耕农业生产陆续开始的关键时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蓄水保墒、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生态屏障建设等对水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

  “做好当前和今年增雨(雪)工作,要在各单位的支持下,继续完善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及作业流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作业安全。”张强说,同时要合理设计飞机增雨飞行航线,发挥机载设备作用和地面增雨设备作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科学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加强协调合作,特别是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张强表示,2022年,省气象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影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水平,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防灾减灾救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