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文化过年育新风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文化过年育新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张文博 张虎强
正月里来闹新春。
记者走进通渭县的城乡村镇,目之所及心之所触,是另一番年俗味儿,处处渗透着文化元素:无论是翰墨沁香、非遗展演,还是书香四溢、社火闹春,让身在“年”中的人们喜庆祥和、其乐融融。
进了年关,通渭城乡的年货市场上,多了许多书写春联的身影。轻轻两联,绘就美好生活向往、新年梦想;浓墨走笔,尽含坚韧耕读特色、皆是愿景。
“今天村子里特别热闹,有写对联的、唱歌的、跳舞的,非常高兴和欢乐,书法家写的对联,既亲切还有文化味道,我拿了四副。”马营镇白庄村村民刘春叶笑容满面地说。这是春节前,通渭县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村入户宣讲暨“五下乡”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现场一幕。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群众免费送去3600多副喜庆的春联。
书法家李国军说:“为群众义写春联送‘福’已成为我每年的必修课,能把翰墨香和美好新年祝愿送给他们,是我作为一名通渭书法家的荣幸”。
书法写“福”,把美好祝福和文化传承融为一体,已成为通渭人深沉的文化基因,且产生了新的时代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福气。生活好了,精气神更足了,福气也到了”,通渭县榜罗镇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养殖大户郭童儿高兴地说。而在通渭广大党员干部的心里,“福”延伸了新的含义——“为人民服务”也是“福”。在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节日里,通渭县公安民警、辅警和部分党员干部一起,日夜坚守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一线工作岗位,把“福”送给了千家万户,用“敬业福”守护群众“平安福”。
送祝福迎接新春。春节前夕,北城铺镇新合村迎来了一场最丰富精彩的文艺演出,“帮扶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给我们老百姓既送书画,又送文艺演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节目,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新合村村民手里拿着红红的对联高兴地对记者说。
大年初一,县图书馆“礼”待读者,开展“阅读有礼——进馆送福”迎新年送“福”活动,为当日进馆的前15名读者赠送一份由通渭籍中书协会员题写的大红“福”字、新书和印有通渭县图书馆标识的书包,并对所有来馆读者赠送图书馆文创产品书签;组织开展“春节听我讲故事”线上绘本故事征集、“云享书香悦读迎春”“闹元宵·猜灯谜”等文化活动,满足市民过节文化需要。
在春节年味浓厚的图书室里,人们沉浸在书香中,或安静地阅览书籍,或认真温习功课,或借选心仪之书,在半卷书中读享新春,温馨而淡雅。
走进通渭民间民俗文化展厅,一批剪纸、皮影、烙画、木雕、砖雕等手工艺作品琳琅满目、形象生动,流连期间,让人在感受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惊叹于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承,惊叹今日繁华盛世的来之不易。
通渭县博物馆利用一次性纸盒、卡纸等材料,教孩子们制作充满童趣的“虎”系列手工作品,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度过一个“虎头虎脑”的文化年。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通渭县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同时启动了元宵社火调演活动,18个乡镇政府摩拳擦掌,积极组织当地群众排练社火节目,为“瑞虎闹襄城”元宵节社火展演活动精心准备着,大家欢而有礼、乐而有序。
“文化过年、过文化年”,这是勤勉耕读的通渭人民时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文化过年是通渭由来已久的风俗,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更是逐步融入了诸多新元素,让传统项目有了现代表达,让古老传承有了时代气息,年味更浓,文气更足,展现出通渭人民愈加高远的文化追求和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关新闻
- 2022-02-14【新春走基层】武威民勤:羊产业助农发“羊财”
- 2022-02-13甘肃永昌县天锦苑社区—— 点滴做起 服务更有温度(新春走基层)
- 2022-02-13【新春走基层】武威凉州区:有组织输转促就业 点对点服务保用工
- 2022-02-13【新春走基层】 创服装品牌 助乡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