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崇信:小秸秆变废为宝化身“大能源”
“以前全村的秸秆都是一烧了之,后来管得严,不敢烧。现在,哪怕允许烧了,村民也不想烧、不会烧,粮食收完后,秸秆留着,就有企业上门收集,村民们等于坐着把钱赚了。”崇信县木林乡崖窑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峰笑呵呵地说。
秸秆作为重要的农业生物资源,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推进秸秆禁烧、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崇信县以项目为依托,在现有基础上改扩建两条青贮饲料生产线,对含土量少,水份适中的秸秆进行打包青储作为牛羊等大家畜的饲料,实现过腹还田,形成“秸秆—饲料—肥料”利用模式。年新增转化利用秸秆3000吨以上。
据了解,近年来崇信县主动作为,以“双碳”战略为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动宣战,自我加压,不断探索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路子。
2021年崇信县积极争取到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依托县农业产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围绕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和“四料”化利用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为保障项目规范有序运行。
早在今年年初,崇信县农业农村局就以农用优先、多元培育为原则,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为政策印发了《2021年崇信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网络建设。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为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激发秸秆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有重要意义。
以前,秸秆一直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料。出现季节性、地区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得不到收集利用,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碳氢化合物等,且刚收割的秸秆含水率又高,不能完全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含有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的烟尘和烟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对农村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及相邻城区,影响城乡居民生活,严重时还会对陆路和空中航线运输造成危害,成了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乃至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
据统计,崇信县2020年全县秸秆总产量21.76万吨,可收集总量17.18万吨。同时森林覆盖率高、果树多,农林剩余物资源大,每年有10万吨左右废弃未被利用;由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生活用能方式的转变,农村陈旧秸秆长年堆集,数量很大,累计有18万吨左右闲置。
今年在全县新建3个收储运网点,购置秸秆打捆机、打包机及运输车辆,积极推广“田间移动式打捆—收储点储存—企业利用”模式,年收储秸秆可达1.5万吨以上,负责各自区域内秸秆及农林剩余物的收储及固化燃料的兑换业务,解决了秸秆露天堆放和闲置存在的火灾和腐烂等隐患。
崇信县地处黄土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冬季气候寒冷,一到冬天,大多数家庭以土炕和小火炉为主要取暖设施,随处可见一股股浓浓的白烟,不时还有煤烟中毒事故发生。为实现农村地区清洁供暖,将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利用,替代固有的取暖方式迫在眉睫,崇信县抢抓机遇,积极新建生物质固化燃料厂1处,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年可收储加工农作物秸秆2万吨以上。并配套创建2个生物质清洁炉具推广示范村,发放150套生物质清洁炉具,推广使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
“今年的煤炭价格比以往高出三倍多,木材和秸秆又不耐烧,这种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一举三得,一是帮我们处理了堆积的秸秆,给我们提供了取暖原料,别看它是秸秆做成的,用起来和煤炭没啥区别,其次是价格便宜,三是我发现这个燃料燃烧的时候烟很少,用它还保护了环境”,黄花乡凉水泉村村民关德宏激动的说。
“目前,这种燃料主要用于农户冬季取暖。它的取暖效果绝不次于燃煤,而且原料主要是秸秆、树枝等农业废弃物,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另外,秸秆压块与燃煤相比,零售价格每吨1000元左右,比煤价低800元,是今后农村取暖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崇信县固化燃料厂的经理刘勇说。除了将秸秆制成固化燃料,崇信县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产业。
“我们每年会承包1万多亩的农用地种植饲草玉米,除此之外,还会收购一些粮食秸秆,在收获时节,控制好秸秆的水分,把秸秆粉碎、打包,保留了原本的营养价值,储存方法也简单,打捆包装就完成了,大包的重量1吨,小包200斤。回收打包秸秆需要人力,这样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加了村民的的收入。目前,我们公司不但自给自足,还实现了外销”。崇信县饲草公司总经理黄永龙介绍道。
崇信县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县农投公司红牛繁育场建成有机肥加工厂1个,年可生产有机肥1万吨以上。
基料化也是崇信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一种途径,秸秆可代替全部或部分木材栽培基质进而有效地减少木材消耗量,以小麦、玉米等秸秆资源为基料进行食用菌生产,形成“秸秆—食用菌基质—有机肥”双向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秸秆利用率,同时解决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崇信县将继续秉承生态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和基料化为主攻方向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主体带动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和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力争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通讯员 张凯丽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1-12-10【小康圆梦·看甘肃】宕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 2021-12-09【小康圆梦·看甘肃】灵台星火乡:办好民生实事 增加群众幸福感
- 2021-12-10【小康圆梦·看甘肃】瓜州: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 2021-12-10【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扮靓家园“颜值” 提升乡村“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