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发展、谈变化!“乡村振兴看小康·民族团结一家亲”采访活动走进肃北
中国甘肃网10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汐)10月12日上午,“乡村振兴看小康·民族团结一家亲”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在酒泉市肃北蒙古自治县党城湾镇马场村启动,省市10余家媒体走进马场村,感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文化。
肃北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边防县和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全县总面积6.67万平方公里,居住着1.5万人,主要有蒙、汉、回、藏、满、裕固等11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户籍总人数的38.2%,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
长期以来,肃北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围绕党的建设“一大任务”,主攻活力肃北、智慧肃北、和谐肃北、幸福肃北、美丽肃北建设发展思路,努力把肃北建设成少数民族强县。

采访团首先来到马场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蒙古族特有的风情扑面而来,走进蒙古包,采访团参观了伊力特民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馆内藏品百余件,用文字、图片、实物展示了蒙古包、雪山蒙古族服饰、弓箭、马鞍马镫等生产生活用具。记者了解到,该村寨主要建筑有蒙古族文化实物展厅、文化展示厅、特色美食厅、蒙古族特色民居等餐饮娱乐项目,通过展示红色文化,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博物馆作为肃北县的文化展示中心,自建成投入使用后,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又一大亮点。馆藏珍贵历史文物、民俗文物、自然标本等文物共计170余件,汇集了肃北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记着了解到,博物馆已被确定为肃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为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

走进肃北县“菜篮子”稳产保供示范园,干净整洁的一排排的水果蔬菜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栽植通过自动监控湿度、温度、光照,通过精确施肥,精确控温、精确配比营养成分来控制植物生长,实现工厂化的管理生产。肃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于斌斋表示,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种植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蔬菜品质和安全系数。同时,兼顾采摘观光旅游,可以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辗转紫亭社区,由社区文艺宣传队等极具特色的文艺队伍正在载歌载舞,展示着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充分展示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魅力新紫亭的时代风采。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肃北县已积极打造了紫亭湖生态景区、“七彩花田·千亩花海”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文旅项目,并推出“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旅游节、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等特色活动,发展“旅游+生态”的富民强乡之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情同手足、唇齿相依的深情厚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正成为肃北最亮丽的底色。
相关新闻
- 2021-10-12【图文直播】“乡村振兴看小康?民族团结一家亲”网络媒体肃北行
- 2021-09-29肃北:民法典学习宣传“有一套”
- 2021-05-25【党史专题宣讲】甘肃省肃北县:“三学”模式进牧区 蒙古包里颂党恩
- 2019-11-10【地震快讯】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3.2级地震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