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黄河 在时光荏苒中品味幸福
原标题:守望黄河 在时光荏苒中品味幸福
黄河滋润着兰州这座城。
黄河母亲雕塑是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中秋节过后,黄河清波荡漾,百里黄河风情线宛如绿廊起伏蜿蜒于黄河岸边,犹如一双臂弯将黄河轻轻环抱。两岸百姓经历时代变迁,在母亲河的滋润下,沐天风、接地气、浴阳光、通河源,生活犹如浪花点滴间透着悠闲富足。
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兰州人,见证了两岸的沧桑巨变。百里风情线,是兰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70年来绿了南北两山
“兰州曾流传过一句民谚‘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这说的就是上世纪50年代兰州南北两山上,荒山秃岭不见林木的情景。”陇史专家兰州晨报记者王文元讲述道,“1954年,甘肃省和兰州市党政领导部门号召绿化白塔山,全市人民响应号召,春秋季平地植树,夏季挑黄河水上山浇树。冬季背黄河冰块上山,置于树坑,蓄水保墒,终于裁活第一批树苗。至今,许多老一辈的兰州人还记得他们背冰上山的情形。”
“当年在南北两山上植树时,人们往往兵分两路,一路在山上挖鱼鳞坑,准备栽植,一路负责浇灌。尤其是浇灌这一路,责任非常大。有没有水,是能否栽活树苗的关键因素。有水就有绿色,无水就是荒山秃岭。解决水源的唯一办法是运水上山。在技术设备有限、没有绿化灌溉系统的年代里,只能抬水担水上山,背冰上山。”居住于黄河岸边的刘永福回忆,“那时候满山就是荒山干土,冬季我们每天往返两趟,用背篼装上黄河里砸下的大冰块,爬到山上挖好的水平沟上,栽一棵树苗,埋上一块冰。”
据王文元介绍,自1954年,人们多次背冰上山植树。1957年2月25日至3月5日,兰州市共出动10万多人次,背冰450多万公斤,浇树30多万株。直至1958年,南北两山运冰33万多公斤,运水达到13万公斤。
“鹰鹯盘白塔,牛马辨黄河。”历经逾一甲子的岁月洗礼,我们虽然在黄河两岸看不到牛肥马壮田园牧歌式的秋天,但却能亲眼见证现兰州南北两山绿树成荫、黄河两岸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
时代变迁百姓安居乐业
沿着步道缓步慢行,初秋时节是兰州最美的季节,百里黄河风情线上,一派杨柳堆烟的景象。宽阔的步道,古朴的栈桥,在柳荫下曲折蜿蜒。迎着清爽的河风,漫步在健身步道上,“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的诗意浮现在眼前。
“以前这里的面貌,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生活污水顺着沟道直接倒下去,一到夏天就恶臭熏天。”黄河岸边经营茶摊生意的李军在兰州已生活了近40年,看到近几年沿河治理带来的变化,他赞不绝口。“现在,黄河两岸都安装了污水排放管道,臭水沟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河岸两边绿树成荫,我们一家也算借着黄河享了福,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茶摊生意一年的收入能达到10万元。”
近几年来,政府努力建设山青水净岸绿天蓝的滨水景观长廊,精心打造了最靓丽的城市客厅,充分展示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漫步于黄河风情线,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百年中山铁桥等人文景观,带给市民及游客的是山水相依的独特景致,是感知和触摸这座城市“前世今生”的文化脉络。黄河沿岸随处可见树木葱葱、芦苇荡漾,一批批游客欣赏着中山路的美丽夜景,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百姓生活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帧帧一幕幕,都印在沿黄人民的内心最深处。
“现在一有空就约着朋友来玩,坐在河边吹着微风聊着天,孩子们在旁边追逐嬉戏,感觉心情特别舒畅。”市民丁瑞娟笑容满面地说,“黄河的生态廊道就是我们的幸福大道。”
夜幕下的兰州被光影笼罩,仿佛披上了一层魔幻的外衣。逛累了,在中山桥下的健身步行道上,挑一处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席地而坐,听黄河涛声击打着岸边,任凭河水打湿裤脚,身旁的孩子们嬉闹着、欢呼着——这就是兰州人的夜晚。不论是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中山桥,还是近年来新建的元通大桥、小西湖立交桥、七里河黄河大桥,犹如兰州不夜城中永不消失的彩虹。百里风情线、南北滨河路流光溢彩,在光影的交织中,来自海南的陈先生坐在金城号游船上,时不时用手机记录着兰州的美景。“我要多拍点视频和照片,让朋友们也能感受到如今兰州的变化和夜晚兰州的美景。”
白塔巍巍,水车悠悠,铁桥横卧,游船纵行,景随步移,曾是“荒山照黄水、有雨满街泥”的兰州,历经70余年的建设,如今在母亲河畔已快速崛起,以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姿态昂首迈进新时代。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相关新闻
- 2021-09-29甘肃省非遗展演闪耀黄河之滨
- 2021-09-29《中国·兰州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指数报告(2021年1-8月)》发布
- 2021-09-29中国·兰州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指数报告(2021年1-8月)出炉 兰州“黄河主题”文旅市场表现亮眼
- 2021-09-29音乐展演:兰州黄河之滨8处舞台可观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