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巨犀新种
原标题:甘肃发现巨犀新种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甘肃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共同为巨犀新种——“临夏巨犀”举行命名仪式。
据介绍,在临夏盆地发现的这具头骨长度约为1.2米,并带有下颌骨和寰椎。不同于已经发现的巨犀属的其他种,临夏巨犀比其他种更进步,体型更大,更深的鼻切迹指示它有一个发达的软鼻,更高大的枕髁显示出对长颈之上更大头骨的强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说,由于化石的缺乏,以前未能建立巨犀的家谱,而临夏巨犀的发现可为巨犀演化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家谱”。他表示,“临夏巨犀”的研究为巨犀演化建立起“家谱”及迁徙路线图:巨犀在渐新世早期从今天青藏高原北侧的蒙古高原经中国西北地区扩散到南亚,巴基斯坦巨犀的后代又在渐新世晚期返回甘肃和新疆,由此证明巨犀生活时期青藏地区尚未上升成今天的高原,指示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当时不超过2000米,没足够的高度阻碍像巨犀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的扩散。

据了解,巨犀作为地球历史上已知生存过的最大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可达24吨,相当于4头非洲象的体重总和。巨犀最早发现于亚洲,其从始新世中期4200万年前出现到中新世早期2100万年前灭绝的演化关系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此前,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外公布发现了一个巨犀新种,该新种揭示了巨犀穿越青藏高原的迁徙扩散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上。
相关新闻
- 2021-07-072650万年前“临夏巨犀”研究建立巨犀“家谱”及迁徙路线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