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美术老师巧借石纹作画 引黄河文化深入课堂
原标题:兰州美术老师巧借石纹作画 引黄河文化深入课堂
6月下旬,马玉兰正在给学生示范作画技巧。 高康迪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9日电 (高康迪 高莹)“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经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美术老师马玉兰双手作画的黄河石,每个都被赋予“生命”,从眼神、绒毛、神态、还是轮廓,都反复精打细磨,一幅幅生动的作品“长在”了黄河石上。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母亲为这座西北小城带来了生生不息的源泉,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趣味”,那便是捡石、赏石、论石。
图为马玉兰以黄河石纹路为水波纹画的两只丹顶鹤。 高康迪 摄
2019年,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石头画校本课”,马玉兰想“在黄河石上作画,正好将本地特色和艺术结合”,她便和丈夫跑去黄河边捡石头,“捡回来,洗净晾干,进行二次挑选”。
令马玉兰惊喜的是,这门课非常受学生喜欢,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主动“提笔”,传统工笔和西方油画技艺结合,普通的黄河石呈现出了动逸精美的灵魂质感,“每一件作品都可长期保存。”
起初,马玉兰只是为给学生备课,可在一次次提笔作画中,渐渐喜欢上了“以石为底基”的创作。闲暇时光,马玉兰便琢磨石头上的纹路,拿在手里反复看、反复想。
“很多画都是看到石头后,有了创作灵感。”马玉兰巧妙利用黄河石上纹路作为画的背景,甚至是黄河石上一些“小缺陷”也统统利用起来,比如:以水波纹路为背景的《羊皮筏子》、以大漠黄色和横条纹路为背景的《丝绸驼队》等。
“细节是最花时间和功夫的。”认真观察,马玉兰的黄河石作品每件都栩栩如生,充满生机。她直言,细节决定成败,在黄河石上作画不同于纸张上作画,有纹路、有弧度、甚至有坑洼,而这些地方都要“考虑在前”,更加丰富作品细节。
马玉兰说,像是小动物的绒毛需要用一毫米粗细的笔进行作画,羽毛根根分明,需一气呵成,更需掌握力道。
由于黄河石的独特性,马玉兰创作的500多幅作品都是“孤品”,神态可掬的小动物、在稻田里工作的袁隆平院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她都会融入黄河石绘画中,“让它成为另一种生活的记录。”马玉兰说。
6月下旬,马玉兰向记者介绍学生作品。 高康迪 摄
目前,马玉兰的三块手绘黄河石——小狗系列《一》《二》《三》已被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收藏,中国田凤银长城美术馆也收藏了她手绘黄河石系列作品。
“自从学习黄河石绘画后,对黄河文化也多了一层了解。”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冯德文告诉记者,同学们每周都很期盼这节课,不仅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氛围,还多了一些审美常识。
马玉兰认为,能够通过该类教学,让黄河文化植入学生心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将来,计划尝试更多关于黄河石的创作,成立“黄河石绘画馆”,让更多人通过黄河石绘画了解黄河文化。(完)
相关新闻
- 2021-04-28甘肃合作市勒秀镇中心小学校长丹正道吉悉心探索素质教育—— 师生手拉手 一起向前跑(老师,您好)
- 2021-04-12《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兰州宣讲 为老师家长传经送宝
- 2021-03-02【中央媒体看甘肃】我们开学了 甘肃镇原:四个学生和三个老师的教育坚守
- 2021-01-20兰州一高校老师设计出马家窑元素服饰
精彩推荐
- “如意甘肃”东南亚四国推介释放磁场效应丨甘肃文旅探索“引国际客源入甘”新模式
- 礼赞百年华诞 甘肃文旅红色家书诵读会在兰州举办
-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成龙奎:积极投身基层实践 助推榆中“符号”做大做强
-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高亚芳:旅游扶贫路上的巾帼力量 助推甘肃旅游高质量发展
- 邱军:投身一线履职尽责 带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邱军:投身一线履职尽责 带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
-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马斌、冉婕夫妻:危难时刻显身手 用医者仁心书写人间大爱
-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刘彦斌:返乡创业 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 【2021年第一批甘肃省“最美人物”】王多明:核领域焊接技能带头人 三十年奋战生产一线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