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效管护之道——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七
原标题:探索长效管护之道
——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七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倩
在民勤县大滩镇大西村,每家村民厕所门口的墙上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印有排污厂电话,只要拨打电话,排污车就会在约定的时间主动上门抽取粪污,非常方便。“我家一共3口人,一年只需清理两三次就行。清掏一次的费用只需30元,一年有100元足够了。”民勤县大滩镇大西村村民李世仁说。
农村厕所改造,“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除了前期的建设质量与资金投入问题,做好后续管护,也是关系到农村厕所改造成败的关键。
“新厕所建好之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它,如何让群众在使用时能用得舒心,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张有为说。
为了确保农村厕所改造后,农民能够长期正常使用,我省各地根据服务人口、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配置了吸污车和清运处理设施,通过公益性岗位配备后续服务专职人员,满足随满随抽的基本要求。
同时,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建立了符合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群众、便于长期管护的农村厕所持续运行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
在灵台县,每个村组都确定了1—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专职负责粪污收集清运。在有条件的村,还由合作社牵头组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维修管护、厕污清运。目前,累计配置吸污车130辆。
“村里鼓励群众利用微信群、QQ群投诉举报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和事,制定‘红黑榜’制度,形成人人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灵台县中台镇镇长李晓乐说。
为确保管护机制顺利运行,临洮县制定了相关政策制度,通过县级服务队包乡镇、镇级服务队包村、村级服务队包户的责任机制,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并把卫生厕所管护和粪污收集处理纳入农村村级公益性共管共享工程。
临洮县在县财政每年给323个行政村每村安排1万元奖补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公益性岗位人员+粪污处理设备”有偿服务的方式,解决了改厕后续服务难题,保证了后期管护工作顺利实施。至目前,临洮县为78个实施整村推进农村改厕的行政村配备吸粪车78辆、吸污泵600个。
旱厕改造,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生。既要重“建”,更要重“管”。为此,我省不断探索农村改厕管护的新思路、新办法。比如: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四有”标准,建立后续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城乡环卫、有机肥加工企业、沼气运营企业进入农村厕所后续服务中来,充分发挥其已有粪污抽吸设备、人员和资源化利用优势。
同时,为全省大部分行政村配套建立了粪污收集利用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收集、集中收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部分地方通过购买服务或与个人、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了厕所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建立了长效的后续管护机制。
通过一项项细致入微的举措,我省确保了改造后旱厕使用的安全、便捷,让群众用得放心,用得舒心。下一步,全省将在各市州建立“四有”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报酬,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日常管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探索建立垃圾处理付费机制,持续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相关新闻
- 2021-06-07从“改掉味”到“改到位”——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六
- 2021-06-03巧解“寒旱”之难——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五
- 2021-06-01“改”出乡村新风尚——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三
- 2021-06-01让“方便”更方便——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