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尺素寄哀思】清明祭祖 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价值

21-03-23 14: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健

  春雨蒙蒙,地暖草青,杂花生树,又到清明。清明到,儿尽孝;清明临,报恩情。照例,我们兄弟几家又该安排祭祖的活动。每当此时,我们便会相聚同行,成群结队上山祭拜。此乃缅怀先祖,清心明志,重整行装再出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刻骨铭心的往事,或是某段经历、或是某种情感,犹如一道闪耀的光照射在记忆的深处,触动到灵魂的那一根心弦。清明追忆往事,恰当其时,寄予无尽的情感和锥心之念。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亲人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家里不富裕,但在这里,祖父母、父母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以致我的与人为善、努力上进、责任与担当等等能够呈现优点的地方,都折射着他们的影子。我会不断在心里念叨着他们的恩情,为他们身上朴实、勇敢、刚毅、耿直、真诚、柔情等优良品性,感到骄傲和自豪,并且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祭拜他们,不仅是仪式,更是心灵的贡奉,无论是祭奠,还是缅怀,抑或追思,种种情愫,永远是体悟生命的流转,表明对先人敬畏和感激。对于现今一切恩情的在乎与回报,正是我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呈现。如今,他们的孝子贤孙们人丁兴旺,人口达30人之多,逢年过节热闹非凡,团圆聚餐至少两桌以上,尤其过年、清明更甚。能有今天健康、平安和幸福的生活,感恩先辈们无私奉献和辛勤地付出。 

  提起清明,往事犹在眼前。那时乡间的清明既神秘又庄重。祭祖的贡品和纸钱,是由祖父母、父母精心准备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这是一个寄托追思、深情缅怀、无限书忠的光景。记得清明节前后,祖父、父亲准备好祭祀品、纸钱和香烛。祖母、母亲和先入门的嫂子们在家做饭,我们七兄弟先后跟随祖父,父亲上山祭祖上坟。一路杂草丛生,空气异常的凝重,像狼烟四起的古战场,凝重、凄清。微风在树枝上缠绕着,像是淘气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叶瑟瑟发抖。一切都显得如此暗淡、幽静。那时长辈、兄长在前,晚辈、小孩在后,由村南往北缓缓行进。每到坟前,祖父便放下祭祀品,悄无声息地躬身拔掉蓬蒿,砍去斜枝,父亲和兄长们便恭敬给坟冢培土:把雨水所冲刷的曲缝浅洞一律填充并夯实,以保护墓穴不受浸泡,再修圆顶部,盖上坟土帽子。尔后,遂整平墓前之地,放上祭祀品,烧纸点香跪拜。依稀记得祖父凭吊他母亲的情景,他来到坟前,表情凝重地默默致哀,并深深鞠三躬,许久他轻抚新堆的坟头深情地说:“妈妈,我来看你了!你要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健康平安哈!”此时,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地流下,在场的亲人无不为之动容,不禁也潸然泪下。后来据父亲说,祖父小时多苦多难,他父亲过早病逝,是他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成人……这里面蕴含了许多先辈们的事迹,他们一生是平凡的,默默无闻,如同四季草木荣枯,也许永远入不了大众的法眼,也没有记录下来的功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又是伟大的一生,伟大得让我们得到了永恒的爱。祭祀祖辈先人,追忆他们的过往,让人缅怀,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面对已经入土为安的先人们,我们不仅能听见生者对逝者那如泣如诉的话语,更会默默祝愿他们在天国里安身立命,保佑晚辈,而自己也会在现实生活里更加善待活着的老老少少。这是世代相传借助祭扫实现的一种延伸,也是心怀培育和仰承优良家风的自觉意识。

  清明祭扫,历来为国人所看重。“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子孙扫墓年复一年。如今想来,曾经带领我们扫墓的祖辈父母们,又成为我们扫墓的对象。新老更替,薪火不断,代代相传。面对那些已经入土为安的先祖们,在慎终追远的同时,找寻心灵原乡传承的良好家风。

  记得3年前的那次扫墓,七兄弟难得大团聚(以往我在外地服役回不来,或有的兄弟忙于工作抽不开身)。那天清早,天空灰蒙蒙的,细雨若毛似线,飘飘洒洒,一只鸟儿从远处缓缓滑翔到了我车行的上空,翅膀一动不动,凭借着山川河流里蒸腾的气流,专注却超脱似地巡视着低处的事物,我和二哥到了乡下时,鸟儿倏然升高飞向远方……在大哥楼前花园式大院旁泊好车,与大哥大嫂简单打了声招呼,便向三哥家走去,当年轮流到三哥家主持扫墓活动。三哥家住的是两层楼房。走进院内,只见院角早早准备好锄头、挑篮以及祭祖扫墓的香烛纸钱,烟花鞭炮。三哥三嫂看见我们回来了,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一楼客厅里小坐,端了水果和家乡的瓜子招待我们,并招呼大哥的孙女和六弟的小儿子出来喊我们。六弟的小儿子与我们是陌生的,在大家的引导下,挠着头羞涩地唤二伯、五伯,比客人还不自在,实在不想为难他们,挥手让他们出去玩耍就是了。

  不一会儿,细雨停了,阳光温暖明媚,山坡的野花、凛冽的河水、复苏的大地散发出的泥土气息……除三嫂及其小姑娘在家准备团圆饭外,早已急不可待的众亲们在大哥一声“祭祖去!”的号令下,顿时热闹起来,一阵吆喝声中,年轻力壮、动作麻力的男士们主动肩挑盛装祭祀品的篮子、或扛锄头、或拿铁锹。大侄子周俊峰、二侄子周锐及四哥、六弟更是首当其冲,三哥作为活动的主持人带头前行,后面跟前一列长长的祭拜队伍,浩浩荡荡。几个嫂子带着她们孩子的孩子,我和大哥、二哥也紧随其后,因“争执”不过小弟和侄子们,竟然当成了“甩手掌柜”,家人细微之处的关心令人心生感动,清早虽寒却顿觉温暖。去墓地烧香祭祖,起初路过一段土路,地表被细雨淋湿成泥,黏糊糊的,接着穿过杂草丛生的山坡小路,鞋齿浅的,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兄弟们走一路提醒一路,担心大家有闪失。

  在村南山坡处,三哥挑着一部分祭祀品先期到达,大家先去祭拜五座相隔不远的先辈坟墓。据大哥说,祖父也不清楚三位先辈的情况。当然,这并不能责怪祖父,因他年幼时自己的父亲来不及传承就得病过早离逝,至今留下深深的遗憾!到了墓地,如同曾经的祖父、父亲那样,兄弟们立即展开劳作,除草、挖土、挑土、堆坟、大家紧张有序地除杂草砍树枝,挑土堆坟盖帽子。如今少了献米献面、献酒献烟,献水果献糕点等繁琐的祭祀仪式,多了烟花鞭炮、烧纸钱点香等致哀声响。侄子们准备炮仗和烟花,兄弟和妯娌侄女们燃香烛、撕纸钱。香烛点插妥当,就迫不及待地把纸钱点燃,一边撕一边烧,正如白居易诗中“风吹旷野纸钱飞”描写的清明扫墓场景,火苗舔着纸钱高升,红彤彤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幸福的脸庞,顿时感觉亲近热络起来。

  来到曾祖母的坟前,因袭祖父的传承,大家久久凝视,精心上坟堆土,曾祖母的坟茔显得高大而厚重。拜祭完五座先辈的坟茔,转场去村北山坡的墓地,那里有祖父母和父母,他们的墓地零星地点缀在那里。

  拜祭祖父母、父母,站在村北山坡的坟头,冷清的凉风扑打着脸庞。举目四望,上坟者来来往往,烧纸者星星团团,鞭炮烟花火光冲天……我们久久站立,不愿与亲人分离。不一会儿,弥漫的浓烟渐渐消散,留下的是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小鸟展开了歌喉,在树梢为我们的感恩放声歌唱!如今我们祭祖是热闹的,欢庆的。祭祖,就是告诉祖先们,我们始终惦记着您们的恩情,没有忘记人生的来路;告慰祖先们,我们生活得幸福安康,大家团结心齐一家亲,世代赓续传家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回乡祭扫,共同缅怀追思,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与先辈建立“生命的连接”,永续传承,使清明节成为故土家园永远不变的精神根脉。

  作者:周传奇

  

  征文启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苏东坡用一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将清明节对家人的相思描绘地刻骨铭心。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你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你勇往直前。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1.征稿内容: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2.征稿要求: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3.征稿采用: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4.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4月3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 13609382624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