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12日电 题: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张睿
“牛年快乐!”黄河畔的一间屋子内,年夜饭桌上早已开始推杯换盏,鸡鸭鱼肉蛋,丰盛的饭菜犒劳着一年的辛苦。
2月11日,工人们在位于甘肃兰州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吃年夜饭。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摄
这里是位于甘肃兰州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陕西、重庆、广东……来自五湖四海的建筑工人,共聚一堂同庆新年,虽无血脉联系,但他们也是“兄弟姐妹”。
“这个年和弟兄们‘同甘共苦’。”55岁的李卫保干了20多年建筑行业,今年却是第一次在外过年。他家住西安,除夕这天通过视频通话看着家人团聚,笑容就爬上了他的嘴角。桌上的家乡菜“八大碗”勾起了乡愁,家中年近八旬的父母更是让他牵肠挂肚。
“不想家是假的,但为了疫情防控需要,我选择留下,不给国家添乱。”李卫保说。
2月11日,杨传燕在位于甘肃兰州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宿舍前。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摄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兰州白塔山一期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彦飞介绍,该工地里共有66名工人和管理人员选择自愿就地过年。
工友中也有共担风雨的夫妻,但即使有彼此,也止不住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第一次过年吃饺子,我们那儿一般都吃汤圆。”来自重庆的杨传燕今年50岁,这是她和丈夫何玉成在建筑工地上度过的第7个春节,虽然今晚的饭菜很香,但家乡的腊猪蹄、香肠才是夫妻心里年的滋味。
2月11日,工人们在位于甘肃兰州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吃年夜饭。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摄
“老父亲等我们回去,腊月二十六我们才告诉他我们不回去了。”何玉成和杨传燕心里还是有点失落,但新春的喜庆吹淡了心头的忧愁。把宿舍收拾一新,贴上春联和福字。夫妻俩除夕这天手机不离身,不时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那头是家乡的味道,这头是异乡的年味。
说起就地过年的选择,杨传燕也很放心,她告诉记者,10日当地政府慰问了该工地,给他们带来了米面油和羊肉。夫妻俩一条心,都认为留在工地既减轻了国家疫情防控的负担,也能多赚点钱,让日子锦上添花。
远来即是客。该项目建设单位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表示,“工人兄弟选择留下,那就是一家人,我们和他们一起过年。”
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是守候,也是团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