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原标题:平凉: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泾川县城。
①崆峒区赛牛相牛大会。 祁秋谨
②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兴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③近年来崇信苹果喜获丰收,挂果园面积近4.2万亩。其中矮化密植园1万亩,预计产量3.59万吨,崇信苹果已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图为柏树镇果农在矮化密植园摘苹果。文诚勇
静宁县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华亭市东华镇黎明川蔬菜大棚里菜农正在管护太空南瓜。张小兵
庄浪县南坪镇阴洼安置区。
华亭市东华镇干部正在和群众商讨致富良策。 张小兵
李雪云 张向荣 白祖世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
收官之际,帮扶干部奔忙在扶贫一线,特色产业结出累累硕果,昔日的贫困村华丽蜕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平凉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为这场奔向幸福的接力赛不断奋斗。
2014年平凉市有贫困户10.11万户、贫困人口40.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87%。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实开展精细的“绣花式”扶贫,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特别是今年以来,平凉市以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重点,从“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五大方面奋力冲刺,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收官任务。截至目前,全市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40.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县(市、区)全部摘帽。
产业扶贫
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凉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和实现“两不愁”目标的根本之策,立足市情实际,因村因户施策,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红牛、苹果、劳务”三大产业及多元富民增收产业,探索形成了产业扶贫“平凉模式”,有效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凉市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和“全国优质肉牛优势产区”,种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养牛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平凉市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把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首位产业。
通过培育主体强化龙头带动作用。着眼带动贫困户进入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提能、带动贫困户增收“四个带动”,大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引进落户海升集团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了庙川、鼎康规模养殖场,大潘、东庄、齐翔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德美冷链物流园、华亭中药材交易市场等一批产加销龙头企业。
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市推进行动。在每个贫困村组建2个以上种植养殖或其他方面的合作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方位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在全市2378个贫困村农民合作社中,运行规范和较规范的达到2114个,占88.8%;全市251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1726个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带动3.88万户10.9万贫困人口发展种植养殖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01万人。
通过创新机制推进“三变”改革。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探索推广了“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和“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的灵台模式。通过国有平台承接政策、争取资金,通过龙头企业对接市场、连接基地,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联系群众,通过股权投资、生产经营合作、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贫困户全方位、全环节地参与到产业链条中。
截至目前,全市1457个行政村里已有1244个村开展了“三变”改革,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户达到11.64万户,其中贫困户6.45万户,占55.41%;农户获得入股分红9089万元,其中贫困户获益6806.2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1549.5万元,74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
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近年来,平凉市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目标,以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春秋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万名教师大走访大劝学”等活动。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得起学、上好学。
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学上,平凉市通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统筹县域义务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学校薄弱环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上得起学,平凉市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各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健全和完善了各类资助工作管理制度,明确资助工作项目,确保各类教育资助政策依规落实到位。
2017年以来,全市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12.3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4.25万人次,补助各类公用经费8.63亿元,提供免费教科书185.49万套。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重点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每年补助人数基本达到寄宿生总数的84%左右。累计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02亿元,平均补助人数约90.87万人。
在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目前,全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023所,学校食堂供餐859所,食堂供餐比例为83%,达到省级要求80%以上的目标,受益学生共55.34万人次。
针对全市农村小学办学过程中存在条件相对薄弱、课程开设面临困难、学校管理相对弱化、办学氛围淡化等问题,平凉市把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作为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将减轻农民负担,增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作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途径,出台了“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多项举措。先后探索出了以“小而美、小而优”为特色的小规模学校办学和小班化教学的模式,有机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平凉教育改革发展和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扶贫 农民增收奔小康
平凉市大力发展果树经济林产业,通过充分发挥林果业生态扶贫项目资金优势,坚持把力量向贫困区域倾斜、把资金向贫困乡村集中、把资源向贫困群众聚集,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林果产业开发力度。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效益补偿、林果产业扶持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平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62%,林地面积达到552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今年果品产量231.6万吨,产值95.36亿元,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超过6000元,7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近3年来,平凉市每年完成造林绿化50万亩以上。其中在深度贫困村完成生态造林10万亩以上,贫困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将林业重点生态项目资金优先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安排,为加快贫困村脱贫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将生态护林员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乡村倾斜。今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达到8319名,补助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补助资金6650万元,有效保障了近1.6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聘用村级草原管护员1223名,每人每年管护费2000元。通过落实草原管护员报酬的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加快非宜林区生态扶贫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模式。
突出产业扶贫,强化支撑促脱贫。近年来,平凉市坚持把发展壮大贫困乡村果品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围绕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苹果生产强市的目标,以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推进适宜区全覆盖。扩面积、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实现了“小苹果”向“大产业、大品牌”的跨越,果品产业成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苹果基地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着力做强做优苹果产业。各县(市、区)积极整合林果产业发展资金1.2亿元,为贫困户无偿提供苗木、地膜、化肥等物资。按照矮化密植和乔化短枝密植的栽培模式,贫困户新植果园14.5万亩,实现了有意愿发展果产业的贫困户和适宜发展果产业的贫困村“两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其中贫困村果园面积74.51万亩,贫困户人均达到1.2亩。
平凉市聚力打造的“静宁苹果”公用品牌,荣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最有价值10强、2020年标杆品牌等称号,进入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名单,评估价值达到158.95亿元。今年全市通过线下销售果品91.08万吨,线上销售果品6.33万吨,入库果品80.78万吨,鲜果出口价值2亿元。果品价格稳中有升,优等商品果供不应求,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基础保障 释放民生红利
近年来,平凉市把农村危旧住房清零作为助推打赢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危房改造和危旧住房拆除,进一步巩固农村危房改造冲刺清零成果。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争取补助资金18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万户,占全市农户的42%。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保障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力地助推了全市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退出。
平凉市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为民办事的实事之一,严格落实差异化补助政策。依据农户贫困程度、改造方式等制定分类补助标准,指导农户改造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的安全住房,防止大拆大建、盲目攀比、举债建房,有效防范了因房致贫和因房返贫。
崇信县狠抓建新拆旧任务落实,率先实现了农村危房改造和危旧住房清零目标。
灵台县通过统建“零元公租房”28处,有效解决了159户特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泾川县推行“六个一”筹资方式和“七个一批”建设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清零工作。
华亭市制定危房拆除补助政策,对主动拆除原居住危房的农户每户补助1000元。
庄浪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与宅基地清理相结合,促进了原有危房拆除。
静宁县多渠道筹资3000多万元,对“四类”重点对象每户增加补助资金2万元。
……
平凉市对全市45万户农户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鉴定,易地扶贫搬迁9538户385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12户29429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住上安全稳固住房。
同时,平凉市先后集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3+1”冲刺清零行动、“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全力补短板强弱项。
基本医疗方面,纳入清零范围的1343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贫困人口参保率和资助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慢病签约应签尽签。
饮水安全方面,累计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61处,巩固提升了187.74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100%。同时,平凉市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状,集中实施了一批建制村通畅和村组道路建设、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光纤等工程,全市贫困村水泥(沥青)路、动力电实现全覆盖,贫困村户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激发动能 汇聚脱贫强大合力
党建是统领脱贫攻坚的主抓手。
对此,平凉市聚焦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融合推进以“强化政治建设,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干部人才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018年以来,平凉市把“一强三创”行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深度融合、同步推进。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大力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基层党建“四链”模式。通过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政策法律、文明新风教育,整治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风陋习,贫困乡村乡风和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从严从实整改突出问题,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成色质量。
平凉市在找准找实问题的基础上,市县逐级逐行业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同时,平凉市主要负责同志全程谋划抓推进,每月主持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经常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村入户调研督查,一遍一遍“过筛子”,查找问题、强化措施、补齐短板。落实全市每月调度、县(市、区)每周盘点、乡村两级全天候一线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坚持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省市县三级887个帮扶单位包抓748个贫困村,选派队员2257人、贫困村第一书记748人。5年来,各级帮扶力量共投入帮扶资金3.88亿元,措办实事好事3.73万件。
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市县两级主动加强与天津市河西区、武清区、津南区和南开大学、中投公司的沟通对接,有效推动了资金投入、项目引进、人才交流、劳务输转、产销对接等协作事项落地实施。今年以来,天津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9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96个,引进东部12家企业完成投资4694万元;南开大学、中投公司2家中央扶贫单位投入帮扶资金6656.93万元,实施项目21个,购买扶贫产品2252.56万元。3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共为平凉市落实财政援助资金7.2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49个,完成消费扶贫5.64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
相关新闻
- 2020-12-14平凉市静宁县三合乡:村民家门口来了“白衣天使”
- 2020-12-12【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在平凉举行
- 2020-12-10平凉市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020-12-10今年平凉市苹果实现产值95.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