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原标题:走向幸福生活
道路宽广,屋舍俨然——玉门镇红田园村。(资料图)
昔日盐碱地,今日聚宝盆。
机械采摘致富忙。
窗明几净新生活。
扶贫车间助脱贫。
枸杞采摘正当时。
酿出美好新生活——村民自酿农家醋。
穿过茫茫戈壁,驱车来到玉门市独山子乡春柳村。
窗明几净,室内整洁。我们在房间里见到了大学毕业正在复习考研的高俊祥,他说:“2005年,我们家和其他村民从临夏州东乡县偏远山区整体搬迁到这里,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没有移民搬迁,我们不可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玉门市先后接收安置“两西”和疏勒河移民7933户、近3.6万人,移民人口占到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3年底,全市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94户11381人,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9个,贫困发生率为11.62%,被确定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
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重中之重,营造出齐抓共管、条块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谱写出一幅气壮山河的宏伟篇章。
“你栽树,我也栽树,你打扫卫生,我也打扫卫生,大家争相进步,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经过危旧房改造,房子院子也变美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高如文作为村支书,见证了春柳村的变化。
如今的春柳村种植养殖多渠道增收,搬迁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柳湖镇富民村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民高厚峰种植的西红柿已经成熟,等待采摘。
今年50岁的高厚峰一家是1998年从会宁边远山区搬迁而来,属于较早的一批移民。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家现在有6个拱棚、一个日光温室。通过当地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看着长势喜人的西红柿和黄瓜,他告诉记者,预计今年收入也在5万元左右。今昔对比,他感慨万千……
这片热土上,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上万名贫困农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建设了家乡,走向幸福的生活。
截至2019年底,玉门市3394户1138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全市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2018年度退出插花型贫困县序列。全市4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12110元,较上年增长10.6%,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通讯员 杨棋焜
相关新闻
- 2020-11-20【中国的脱贫智慧】幸福笑脸,脱贫攻坚最美的表达
- 2020-11-17产业拓宽增收路 保障提升幸福感 ——兰州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 2020-10-21“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 2020-10-15平川区:产业园里幸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