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花椒书记”
原标题:深山里的“花椒书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10月底,陇南市西和县的秋景进入最绚丽的时节,汽车沿着弯弯曲曲山路经过一段时间爬行后,来到了洛峪镇蒲宋村。
蒲宋村位于西秦岭大山深处。这里两山夹一河,全村85户人家,346人,耕地面积603亩,分布在海拔1450米到1700米的山坡上。
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没有产业,只能靠天吃饭,人均收入2067元,贫困发生率38.44%,建档立卡贫困家庭55户,201人。
自从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村里来了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驻陇南西和洛峪镇蒲宋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永喜,是他点燃了这个村子重生的希望。
自2017年9月驻点扶贫以来,他俯下身子,一干就是三年,他全心全意带领蒲宋村人民脱贫攻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荣获2018年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王永喜说:“刚到蒲宋村时,我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调研摸底,为全村41户贫困户登记造册,摸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制作‘一户一策’附页,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长了,他为百姓干了很多实事,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村里渐渐树起了威望。村上但凡有老人生病或住院,他第一时间登门看望、嘘寒问暖。每到节假日,王永喜总是买东西去慰问五保户和困难老党员。
哪家的学生多他就送去书包、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村民之间的“家长里短”也常常请他从中调解。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老王”“王叔”“王爷爷”等。说到蒲宋村谁家门前有几棵树、谁家屋后有多少地、哪家哪户有几口人、养了多少牲口,他都如数家珍,有一本细账。
每到村民家,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在卧床,六看家中脏不脏,逐渐掌握了各家实际情况。
村里80岁的低保贫困户申仲烈要新建房屋,王永喜多次与村委会成员协调,并争取到农行甘肃分行帮扶资金4000元,帮助其解决了实际困难。对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农户,他多次上门宣传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多方协调改造方案,争取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脱贫路上有了贴心人,带路人,蒲宋村在2018年全面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
帮扶期间,他时常与贫困户深入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了蒲宋村支部建设、经济现状、道路设施、民风民情、致贫原因、脱贫方向等基本情况,并制定《蒲宋村2018-2020年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明确了脱贫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王永喜的带领下,蒲宋村建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配齐了桌椅板凳、党建挂图、书籍杂志等,让村上的党员们有了归属感和存在感,使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他发现村上有一条农路年久失修,机动车辆不能通行,村民上农田劳动比较困难,便积极向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申请专项费用,雇请专业人员和设备将农路修建一新,总维修里程达3公里,方便了村民春种秋收和日常出行。
2018年5月16日,当地突降暴雨,洪水暴涨,王永喜自掏腰包雇挖掘机清理堵塞的桥洞,下河指导疏通河道,在泥泞中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最终疏通了道路,保证了村民过河和学生上学安全通畅。
2018年夏天,王永喜察看洛峪河洪水灾情,没想到踩到河边一块被洪水浸透的河岸,塌陷后失去重心坠入湍急的河水中,同事和乡亲们拼命搭救才将他拉上岸来。说起这件事,周围的人至今心有余悸。
蒲宋村适宜花椒种植,王永喜广泛征求了村民意见,决定将种植花椒作为本村主导产业。去年春天,全村4000株花椒全部按计划栽种到地;他还帮助注册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建立了合作社带贫分红机制;多次邀请洛峪镇林业站站长来蒲宋村给村民培训花椒管护、施肥、梳枝、上药、种植等技术,被村民们称为“花椒村支书”。
2018年7月正是花椒采收旺季,偏逢连日多雨,王永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了解花椒烘干机的型号、价格,并向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申请了扶贫专项费用,为蒲宋村3个合作社购买了6台花椒烘干机,解决了村民花椒烘干的燃眉之急,渡过了难关。
为了让花椒等当地土特产能卖个好价钱,王永喜组织动员村民为当地特产开辟线上销售渠道。以花椒、核桃、土蜂蜜、中药材等为代表的蒲宋特产在网上销量持续上升。他还发动身边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通过“惠农e通”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帮助村民销售花椒、土蜂蜜。
王永喜,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行驻村帮扶干部,一肩挑着党和国家的脱贫大计,一肩挑着当地乡情民意,在他的带领下,蒲宋村的桥通了、路宽了、乡村美丽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在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扶贫干部的神圣职责,体现了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