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山丹:异地搬迁让群众安住稳享“好日子”

20-10-13 16: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山丹县老军乡硖口新村移民搬迁点 裴晓彬 摄

  “十三五”期间,山丹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1119户3653人,涉及8个乡镇15个安置点。其中:2016年搬迁441户1516人, 2017年搬迁598户1813人, 2018年搬迁80户324人……

  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在这一组简单却又亮眼的数字背后,倾注着山丹县“让贫困群众安住稳享”的初心和真抓实干的担当。

  扶贫搬迁 精准施策惠民生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山丹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严格把关、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搬迁入住。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此该县立足县域资源特点和当地生产生活习惯,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确定搬迁安置方式,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从根本上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和发展问题。

  在精准锁定搬迁对象的基础上,该县坚持把科学选址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中之重。为做好安置点规划选址,县发改局牵头抽调人员深入各乡镇实地踏勘,与乡镇干部、贫困群众沟通交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突出向县城、中心镇、乡村旅游区、交通要道等人口聚集、配套设施完善、有产业基础的区域优化选址布局。同时,综合考虑了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安全隐患、土地性质、工程造价等情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积极公示项目内容、搬迁对象、补助标准等,让群众明白“为谁建房、怎么建房、建什么样的房”。

  居以安为先。“给老百姓修房子,质量不达标绝对不行”。该县始终将项目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程序合法、规范。围绕年度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规定要求开工、完工,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安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严守“三条”红线,未出现面积超标和因搬迁举债的现象。

  精准发力 产业拓宽致富路

  搬出来了,如何让群众稳致富更是重中之重。

  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的,山丹县在建好房的同时,更注重同步配套富民产业,从前期抓工程为主转向抓后续发展、后期管理为主,让搬迁群众稳定致富。

  在全县产业扶贫大格局中统筹实施产业帮扶,全面排查易地扶贫安置点后续产业和就业扶持情况,完善细化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持方案,依托安置点及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乡村物流、家政服务业等,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群众意愿,紧扣“一户一策”,落实好贫困群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培训等多种措施,帮助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形成稳定增收渠道。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培训输转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按照按需组织其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帮助其参加各类招聘活动,为其提供务工服务对接,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无法输转的建档立卡劳动力,安置其就地实现就业。

  同时,该县还注重发挥能人带动的优势,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劳务输出,积极创业就业,努力构建以“基本口粮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的发展增收模式和“入股分红+劳务创收”的收入模式,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目前,安置点共建成钢架种植大棚785座、食用菌大棚341座、食用菌养菌大棚1座、日光温室52座、养殖大棚107座,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分红+劳务”的收入模式让贫困户年入股保底分红800元至2400元,再加上务工收入,保证了搬迁农户有效增收。

  统筹兼顾 精细服务安民心

  “孩子上学近、老人就医方便,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灶台上,还能在产业园务工赚钱,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易地扶贫搬迁户潘炳辉激动地说。这是该县搬迁户的真实缩影。

  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居住、就业增收等问题后,还得从就医、入学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让贫困户住得安心、舒心。

  在前期选址时,该县就充分考虑安置点周围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学校、综合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状况,解决好户口迁移、就医就学、文化娱乐等民生问题。2018年,该县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专门编制了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经市上批复后,在霍城镇西关安置点新建幼儿园1所,老军乡硖口新城安置点新建村委会1座,东乐镇、大马营镇配套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等设施,进行硬化绿化,架设供电线路和变压器,于2019年8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满足了搬迁群众就学、就医等生活需求。全县无一例易地搬迁学生因搬迁而失学。

  今年以来,该县围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后续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拆旧复垦等短板弱项,为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项目进度,抽调人员深入现场一线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对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项目进行多次跟踪督查调度,确保巩固提升项目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

  该县还全面提升安置点管理水平,完善和健全管理组织,加强人员配备,全面开展党建、治安维稳、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心理辅导、文化宣传等工作,确保所有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确保搬迁群众原承包地的承包经营关系长期不变,惠农补贴、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等不因搬迁而改变或取消。对搬迁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将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搬出穷山沟,迈向新生活。易地扶贫搬迁,让山丹县众多贫困群众高高兴兴住进“新房子”,营建“新家园”,过上“新生活”,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足了。

  通讯员 翟继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