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甘浚镇:牛产业发展奏凯歌
规模养殖
秋日的甘浚,艳阳高照,从大型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到规模养殖大户,从畜牧专业合作社到建档立卡户牛舍,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和肉牛产业兴旺的可喜景象。
近年来,甘州区甘浚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牛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依托畜禽基础雄厚、养殖技术成熟、饲草种植丰茂、销售渠道广阔等条件和滩大地广、区位独特等优势,坚持以提升产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发展生产保增长,提质增效保增收,强化措施保安全,综合施策保生态”的发展思路,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扩总量、增效益”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拓宽信贷渠道、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等举措,重点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形成了“农户抓繁育、小区抓育肥、专业经济组织抓流通”的特色经典养殖格局,有效推动肉牛养殖产业成为提升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优势产业和特色亮点产业。
单独养变规模养 实现规模养殖势头强劲
“以前都是各养自家牛,规模上形不成‘气候’,技术上也很欠缺。把牛集中到规范的养殖小区进行饲养,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机械化操作也更容易了,能给我们省下不少事儿。”说起即将建好的养殖小区,甘浚镇高家庄村村民张莹满怀期待。
2020年6月,甘浚镇党委、政府综合各村现有基础条件,研究决定在高家庄村先行实施甘浚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项目前期实施内容主要为整村拆除老旧房屋和集中新建养殖小区及群众安置房屋,实施程序为先集中建设5个高标准养殖小区解决群众畜禽养殖和农耕需求后,集中规划建设拆迁群众安置房屋,安置后整村拆除238户空置房屋、老旧房屋和“一户两宅”房屋,从而达到“人畜分离”目标和实现畜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带动全镇畜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正在实施的高家庄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共占地面积261.39亩。现已全部完成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铺设和184栋圈舍主体建设,正在进行道路硬化,计划于9月中旬全面完工并交付群众使用。
2020年该镇新建规模养殖小区5个,入驻养殖农户可达到184户。至目前,全镇肉牛养殖户共有4250户,其中5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户达到1080户1.1万头,肉牛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362户,肉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46户。
养殖户变“经纪人”新型经营主体各显其能
甘浚镇星光村村民贺廷虎是镇上远近闻名的“牛”人,从农户到养殖专业合作社,要进行肉牛交易几乎都要和这位“牛”人打交道。
“张掖的肉牛资源非常丰富,西门塔尔肉牛已经在我们这里培育了30多年,我就是想着把家乡的优质肉牛输送出去。”从起初想方设法售卖自家肉牛到如今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条,贺廷虎把家乡肉牛推向了全国。从2008年至今,他的发展之路正是甘浚镇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9年通过贺廷虎交易的肉牛量达到2万余头,资金流水达到3亿余元。
甘浚镇有力依托镇域内各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畜牧企业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积极培养和发挥畜牧养殖市场经纪人作用,切实拓宽全镇肉牛产业育肥、销售、流通渠道,确保了全镇养殖成效逐步凸显。至目前,规范旭东养殖、祁连北滩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扶持建设小泉北滩、兴亮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培养畜牧养殖市场经纪人129人。
“扶贫牛”变“致富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走进甘浚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
目前,全镇备案养殖场(小区)39家,其中肉牛场29个,全镇畜禽养殖总量达到41.1万头(只),畜禽养殖业产值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45%以上,尤其是肉牛养殖产业逐步成为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走上小康之路的主要途径,更是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经济收入和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
甘浚镇星光村建档拉卡贫困户郭自堂就是通过肉牛养殖实现了稳步脱贫。“从2018年开始,镇上陆续为我投放了4头能繁母牛,通过这两年的发展,如今牛舍里一共有9头母牛。”站在自家牛舍前,郭自恩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通过发展肉牛养殖收益两万元,今年牛价好,预计收入在三万元以上。”
甘浚镇通过积极落实《甘州区2020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项工作方案》项目资金,有效激发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能力,2020年上半年共落实贫困户牛羊养殖奖补项目(第一批)资金13.53万元,对全镇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牛羊养殖符合奖补标准的进行了资金奖补,2020年上半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牛存栏量达到407头,牛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效应日益凸显。
通讯员 洪莹 田美玲
相关新闻
- 2020-08-20天津河西区帮扶庄浪县壮大养牛产业
- 2020-08-19临泽:饲草产业带动养牛产业蓬勃发展
- 2020-08-18高台:牛产业“牛劲十足”
- 2020-06-17会宁:“牛产业”为脱贫再添“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