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许凯玉老人:玉门油田见证了我的60年

2020-08-07 11: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第十届兰大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许凯玉老人 田希霞/摄

  “可是不管你走得多远,走到多么荒寒的地方,你也会看见我们人民为祖国所创造的奇迹。就在这戈壁滩上,就在这祁连山下,我们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从地下钻出石油,在沙漠上建设起一座出色的‘石油城’。这就是玉门油矿。”1953年4月作家杨朔到玉门油矿采访创作,写下《戈壁滩上的春天》来赞美这片戈壁上石油人创造的奇迹。到了现如今,这句话也依然适用于玉门油田上的石油工人。

  在玉门,有一群人原本不属于玉门,有一群人现在不属于玉门,但是他们都叫做玉门石油人。

  1959年,作家陈笑雨在玉门油矿参观访问后落笔写下散文《夜登南岗》;1959年,现代著名诗人闻捷写下《啊!石油城》的诗篇;1959年,玉门矿物局正式改组为玉门石油管理局;也是1959年,来自新疆、青海、四川、陕北等兄弟油田的采油小队长来到玉门油田学习油井管理经验;也正是在这一个年头里,一位当年在浙江金华的许凯玉老人从部队转业来到玉门炼油厂当起了石油工人。“军队一去就去了700人。” 许凯玉老人说。

  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的怡静园里,有一个100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活动室。7月21日,玉门石油退管局的职工告诉记者,在这里你可以遇到当年老一辈的石油人。 

  每天早上六点,许凯玉老人便准备起床做早饭了,吃完早饭八点多钟,活动室还没有开门,他便常常去市场里逛逛。

  等到下午一点活动室开门了,他就提着他的塑料小袋子,到活动室里来找点“乐子”。他说:“我象棋也下,扑克也打,麻将也打,哪里缺人了我就到哪。”“我会玩嘛。”

  穿着灰蓝色中山装外套,里面是印着“杭州中华橡胶厂”的白色衬衫,脚蹬着一双布鞋。86岁高龄的老爷子看起来还是精神爽朗的样子,说起话来,逻辑清晰,年份数字也记得清清楚楚。

  这身白衬衫来自他孙女的工作服,大了不要就送给他穿了。“念旧嘛,留着干啥,啥也没用,看着好好的东西,扔了好像(心里)过不去。”

  2007年搬到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的他也会回老玉门看看。“玉门经常去,小孩们开车。”“家属的那个农场我都去嘞。”“就是回去看看,看看变成啥样了嘛。原来啥样嘛,现在变成啥样啦。”

  “以前辛苦,住没地方住,现在都盖成楼房了,前期那么大的管理局只有两栋四层高的办公楼。”

  回想起他到玉门工作的经历,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工作自然是辛苦的,“每周要加班,只休一天。”但是即使“工作紧张得很,那时候年轻人嘛,都比着干,本来工作就够累的了,我们还比着干。”

  在河坝边的集体宿舍,19平米一间的泥巴平房住四个人。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上班轮休,机床上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身上穿的工作服,“每天都是油囔囔的,半年到一年才洗一次。”

  1966年的时候,老伴从安徽的老家来到单位办的农场工作,农场离炼油厂还有十几里路。每星期都要见上一面,但是还得请假。

  1987年病退,那时他54岁,在他左手上清晰可见两道十厘米左右长的疤痕。他说“就在机床上弄得的,手骨断掉了。”“当时就开刀接上了,拿不锈钢钢丝扒上了。”

  他和记者们谈话间,经常左手一挥动,身手敏捷得驱赶苍蝇。乐呵地咧嘴一笑,就能看见舌头从那没有一颗牙的上颚划过。说完几句话便紧接着一段短暂的笑声。

  “大儿子在炼油厂当司机,二儿子在哈密做物探(地质勘探),三丫头在哈密当采油工。”“大孙子在鸭儿峡注井。”“我大孙子壮呐,两百多斤,腿有这么粗。”说着他伸手,虎口张开虚虚地比了一个碗口的形状。

  要是了解玉门石油的历史,你就能从这爷孙三代里品出一点滋味。这三代人的人生就是玉门石油发展的一部历史缩影——老君庙、石油河、鸭儿峡、哈密油田。总能从这些名词里看到这三代人与玉门石油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玉门石油,这样的三代石油人并不少见。他们的人生都带着玉门石油发展的印记。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