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红色基因光耀时代(图)
【专题】2020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专题】“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肃85周年”调研采访活动
中国甘肃网7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曲车)会宁,是一片被深深打上红色烙印的黄土地,是一块充满着朝气希望的热土。7月19日上午,由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肃85周年调研采访活动成员,来到会宁红军会师遗址园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追寻当年红军足迹。
甘肃会宁,素有“陇秦锁钥”之称,是陇东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作为长征的会合点,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红色圣地。
缅怀从这里出发。上午10时许,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沛文,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张建荣、石玉亭、张富奎、李玉政、李荣珍等缓步步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了。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这是会师纪念塔,共有11层,寓意红军长征时途经11个省、自治区。塔正面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是邓小平亲笔所题。”纪念馆讲解员李俊丰边讲述着这段伟大历史,边带领大家瞻仰会师楼、会师纪念塔、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和红军联欢会会址,亲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激扬。在红军会师纪念塔下,合唱《国际歌》,向红军英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接受党性洗礼。
红色文化已成会宁深深的烙印。走进纪念馆内,气氛庄严而肃穆。根据时间轴线,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雕塑和情景再现等多种展示手段,真实、生动地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各个节点。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攻占腊子口……一幅幅画卷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足迹,新引入的3D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更是让人身临其境。目前,纪念馆已成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这些长征路上的故事,让人震撼、流泪……调研采访团成员一致表示,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加快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据了解,会宁县依托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的山形地貌,建起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以跨越11个省区的14处摹拟与微缩景观,彰显“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的主题,形象逼真地再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艰辛悲壮。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大多到过会宁。10大元帅有9位、10位大将有8位到过会宁。共和国先驱者战斗的足迹遍布会宁,给这里留下了传之千古的“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
记者看到,在会宁,红色情结无处不在。客车和出租车上,喷有“红色会宁”标识,大街小巷的灯杆上,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商铺店面和马路,大都以“会师”“长征”命名,红色情结已经根植在会宁人民的心中。
会师儿女有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红色已成为会宁的发展底色。58万会宁人发扬会师精神,在这片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走出了1000多名博士、5000多名硕士,成为著名的全国高考状元县;气候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小杂粮和肉羊生产,成为西北小杂粮和羊肉之乡。老百姓人均收入年年增高,人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红色的土地,红色的情结,红色的精神在西北黄土高原上铸就了光芒闪耀的红色坐标,激励着2600万陇原儿女不忘初心、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2020-06-19“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巡回演出启动 首场走进革命圣地会宁(图)
- 2020-06-19“相约美丽田园·寻访乡村记忆”会宁美丽乡村旅游节开幕
- 2020-06-19童趣大自然 乡村美如画 紫香·童家湾添彩会宁美丽乡村旅游节
- 2020-05-31白银会宁:城里来了助梦人 山乡孩子别样度“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