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中国甘肃网6月2日讯 (本网记者 钱文智 文/图)“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1日正式启动,本网记者将全程跟团采访。6月1日,记者团对位于西固区的兰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进行了采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奔腾不息的黄河为360多万兰州市民提供生活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自然成为了黄河流域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区内黄河总面积57.26平方公里,保护区河道总长20.34公里。这项工程被环保部列入重点水污染防治规划。
走进水源保护地,黄河水流湍急,天气也稍显阴暗。但水源保护地依然花团锦簇,一片绿意。隔着一条防渗渠,20多公里的涵养林遍布在黄河两岸,构建了一道保护水源地的安全屏障。

保护区入口的介绍展板上,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图令人印象深刻。改造之前,周边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垃圾,无序排放和丢弃、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化品泄露和处置能力不足带来的粗放管理问题,都形成了水源地巨大的安全隐患。改造之后,保护区内沿河两岸绿树成荫,河滩地92亩的灌木丛和河岸两边1.5万株适应本地环境的乔木共同构成了茂密的生态涵养林。

据西固城投公司水源地保护项目负责人许德春介绍,水源地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6179.4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涵养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环境风险防控和自身能力建设,项目已于2018年3月完成竣工验收。

工程建设完毕后,该项目给当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环保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涵养林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形成良好的水源保护屏障,还能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工程建设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便了当地村民的出行,也提升了村子形象。

据悉,2019年10月前, 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已正式投入运营,西固水源地在为兰州市民贡献多年后,已“退居二线”,成为重要的备用水源。“尽管现在是备用水源,但哪怕每天只有一户人喝水,那这个责任就必须承担起来,必须管理到位,标准不能降低。”许德春说道。该项目现在以及将来的管理,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通过招标采购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以期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能持续有效运营,长期稳定发挥保护环境、涵养水源的功能。
- 2020-05-29甘肃四部门联合开展黄河流域甘肃段入河排污环境违法整治专项行动
- 2020-05-27西北最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落户兰州 地上建公园为黄河兰州段再添美景
- 2020-05-27【我家住在黄河边】甘肃靖远:母亲河畔崛起新家园(图)
- 2020-05-27【我家住在黄河边】李彦英: 家乡崛起大农业 人在公园当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