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文明行为大家谈: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20-06-01 08:5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文明行为大家谈: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社会文明是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全面、科学、合理、有效的文明行为制度的约束。《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20年6月1日施行。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施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社会文明法治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和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我省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全社会和每一个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为宣传好《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我们邀请到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市民群众共话文明行为,共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范鹏:让文明之花绽放陇原大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省建设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精神文明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条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倡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治理不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将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人的行为的正当需要两个方面条件的保障。一方面靠建立在自我学习获得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内在自觉’,另一方面靠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规范、制度、法律支撑的‘外在约束’。”范鹏说,《条例》既有启发“内在自觉”的教育引导作用,又有强化“外在约束”的行为规范功能,明确了“什么能做”和“什么不能做”“倡导什么”和“鼓励什么”,从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角度对公民日常行为养成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对于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一些地区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一些单位和个人破坏环境、违反公序的现象,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更应当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制止,而《条例》的出台就有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法律武器,努力让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

  范鹏说,《条例》除了对上述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外,还及时吸取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不足,着眼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加了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使用公筷公勺取餐等相关内容,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更有效应对和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

  范鹏表示,任何一部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才能真正成为良法,也只有在实施中才能促进善治。每一个市民要认真学习,准确掌握,身体力行。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将带头学好《条例》、模范执行《条例》、尽心竭力实施《条例》、结合日常生活准确解读《条例》、强化执法监督落实《条例》。“我坚信通过大力普法、严格执法、人人守法,《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一定会在陇原大地如雨露滋润文明之花盛开,造福于每一个甘肃老百姓。”范鹏说。

  罗凤存:文明有“法”城市更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今年6月1日施行。对此,省文明办主任罗凤存说,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随着《条例》的施行,终将文明有“法”、城市更美。

  罗凤存介绍说,2018年5月,中央出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了制定公民文明行为促进方面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新时代文明发展需要,对推动文明建设的法治进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为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入法、立法提供了顶层设计、思想指引和政策遵循。我省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

  “社会文明是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支撑。”罗凤存说,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必须要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保证。“此次制定《条例》,就是要为我省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治理阻碍社会文明发展的诸多问题,为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罗凤存表示,制定《条例》同样是深化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社会文明法治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公民文明素质普遍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甘肃形象明显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时有抬头,一些单位和个人破坏环境、违反公序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更应当从制度层面,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和制止。“因此,出台《条例》,推动社会各方面、各系统、各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安全、全民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挑战,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严峻考验。”罗凤存说,“病从口入”,是此次疫情带给人们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教训。从滥食野生动物、群体性聚餐,到随地吐痰、不讲究个人卫生等等,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社会文明和和谐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些都迫切需要从制度上来约束、规避和改善。《条例》的出台必将为应对和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

  李小平:法治助推文明习惯“软着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把一些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引导人们形成文明观念,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促进我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提及6月1日正式施行的《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兰州肺科医院呼吸与重症科主任李小平说。

  李小平,“兰州好人”荣誉获得者,常年身处医疗一线,他深刻感受到“文明”对于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尤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如果把精神文明比作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那法治文化就是它茁壮成长的水土和空气。”李小平说,我省制定出台《条例》,可以更好地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在李小平看来,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制定出台《条例》更具意义。他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之一,就是要遵守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规范,比如公共场所要保持适当距离、集体用餐时要使用公筷等,这些平常的“小节”,疫情期间却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时候,通过法律进一步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医患关系尤为融洽和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很克制自己的情绪,文明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李小平说,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建议和诉求,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乃至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服务体系都非常重要。此次《条例》对文明就医有了明确规定,要求就医者“遵守就医秩序和医疗场所有关规章制度,尊重和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医疗纠纷”等。“这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也是对医院和医护人员行为的规范和警省”,李小平说,作为医院、医护人员要自觉将《条例》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去,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优化门诊服务、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排忧解难。

  小事情、大文明。文明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支撑。李小平说,《条例》以法治刚性促进人们文明习惯“软着陆”,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法治与规则意识,进一步提升我省文明形象。

  魏玉清:让爱心为社会发展添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 婕 王 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员干部纷纷缴纳特殊党费,公司员工为湖北踊跃捐款捐物,组建员工志愿者赴卡口义务服务,为抗疫工作者提供爱心午餐……”兰州时代里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魏玉清说。

  魏玉清热心公益事业。他的企业主动对接静宁和康乐的两家农民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采购食材;在康乐和合作开设扶贫餐厅,给入股贫困户分红;积极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资助4名孤儿的生活和学习;为甘南、临夏等地小学多次捐助教育经费和学习用品;门店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休息和饮水服务等。

  从农村走出来的魏玉清深知贫困地区生活的艰苦,他说:“我在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作为一名企业家,现在有能力可以帮别人了,有义务肩负起社会责任,献出爱心,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不仅自己身体力行,魏玉清还带动员工做公益,将爱他利他的理念传递给公司每位员工,让员工树立起互帮互助的文明意识,共同参与企业的各项公益慈善活动。

  谈起《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魏玉清说,《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倡导和鼓励公民开展公益活动,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他将进一步支持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对在文明行为上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当魏玉清听说《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消息,倍感欣喜。他说:“《条例》的颁布施行恰逢其时,公司将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条例》,把《条例》中的规定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上。相信随着《条例》的施行,越来越多的人会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用爱心为社会发展增添团结、友爱、互助的色彩。”

  朱静:让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成为规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 婕 王 虎

  不随地吐痰、便溺,文明如厕,爱护公厕设施;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口香糖、烟头等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

  这是《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一条关于公民应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有关规定。当知道与自己工作内容息息相关的行为规范写进了《条例》,兰州市城关区环卫工人朱静笑着对记者说“这可太好了”。

  朱静所负责的保洁区域餐饮店铺鳞次栉比,夜市人流密集,相较于其他路段,朱静的保洁任务更加复杂和繁重。“我最害怕的是随地吐痰和乱扔烟头行为。”朱静告诉记者。

  看到市民有不文明行为的时候,朱静大多会上前制止和劝说。“很多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会道歉并表示下次不再乱丢垃圾了。”但以前也有个别人怼她说“我不扔,你扫啥呢?”遇到这种情况,朱静和她的同事只能作罢。

  为了减少乱丢烟头的现象,朱静也动过脑筋,想过办法。“想过为出租车司机和外卖员提供小塑料袋或小瓶用于放置烟头和垃圾,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不文明行为。”

  谈起市民公共环境卫生意识的变化,朱静说,这几年来通过她的观察,绝大部分市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前几年永昌路一带很多餐馆经常把垃圾放在门口路面上,等环卫工人清理,后来他们知道保洁工作十分辛苦,就主动每天按时按点投放到垃圾车上。”

  现如今,公民素质在不断提高,公共环境卫生设施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但是故意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依然存在。《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违反第十一条相关规定的,相应的行政部门可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朱静说,希望故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越来越少,爱护公共卫生环境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规范。

  苏振:法律成为文明旅游的加速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 婕 王 虎

  “相比以前,近几年游客和市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多数人都能遵守景区规定,做到文明出行和旅游。”作为一个从业6年的旅游工作者,兰州水车博览园副总经理苏振提起文明旅游感慨良多。

  兰州水车博览园自2013年起对游客和市民免费,成为开放式公园,入园的游客和市民人数呈几何数增长,但同时伴随的乱扔垃圾、采花折枝、攀爬景观、踩踏草坪、破坏公共设施、晨练噪音等现象却“大煞风景”,给外地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不好的旅游体验。

  “为了减少不文明行为,配合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游人提供舒适、惬意的旅游环境,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下了不少功夫。”苏振说,通过在景区设置文明旅游标语牌,通过电子大屏滚动播放文明出行公益广告,设立文明旅游监督岗和雷锋志愿服务岗,配备文明旅游引导员,在景区内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并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努力将水车博览园打造成兰州的旅游名片。

  文明旅游除了依靠游客自身素质提高、旅游管理者加强监督外,更需要法律的约束和倡导。在法律层面上,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应当文明旅游,自觉遵守旅游管理规定,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损毁公共设施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旅游资源,服从景区景点引导、管理,不得有危害他人以及自身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苏振表示,《条例》坚持奖惩结合的原则,既有倡导和鼓励,又有禁止和处罚,将有效规范游客行为,从而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景区将结合实际,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条例》作用,促进文明旅游、打造文明景区。”

  石志金:只有文明路 才是平安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  婕

  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现在交通秩序比以前好多了,行人都能耐心等待信号灯转换,机动车也自觉礼让行人,抢道加塞儿的车辆明显少了。”对于这样的变化,在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北路值守了5年的东岗交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石志金感到很高兴。

  引导车辆通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是石志金的日常工作。“几年前一个灯次1分多钟,可能就会发生好几起行人闯红灯的情况。”石志金说,那时上班,时刻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总担心一眼盯不住就出事。现在,虽然他们依旧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逐渐向好的交通秩序,让他们感觉“明显好多了”。

  石志金介绍说,行人闯红灯、跨越护栏,机动车违规鸣笛、变道、掉头,不按规定礼让、避让行人等不文明出行行为,看似都是小问题,但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后期的交通事故,比如说前车车窗抛物,很可能影响到后方车辆视线,造成追尾。“不得不说,城市交通的畅通,需要每一个人自觉遵守规则,需要文明出行深入人心,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

  石志金和同事们经常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活动,提醒市民们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守护者。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兰州市东岗交警大队近期推出了“朋友圈集赞免罚”新举措,目的是让违法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利用朋友圈进行普法宣传,最大限度教育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石志金说:“让违法者变成了普法宣传者,更有说服力。”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6月1日正式施行。石志金对其中第十二条“公民应当文明出行”印象深刻,他说,《条例》的颁布施行,必将为文明出行提供法律依据,为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张丁丁:文明既要劝善 更要依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对文明行为作出了具体规范和要求,明确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兰州市白银路街道正宁路社区党委书记张丁丁说。

  正宁路社区属于“人员分布密集、老旧楼院密集、商业网点密集、辖区单位密集”的四密集区域。张丁丁介绍说,2017年正宁路社区成为全省首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为社区打造出了每月服务时长合计达200小时的志愿者队伍。2018年社区被评为甘肃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100多名社区志愿者主动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丁丁说,《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章“倡导鼓励”从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角度对社会和公民日常行为养成进行积极引导,明确了倡导什么和鼓励什么。

  第四章“监督管理”明确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明确了各部门文明创建的职责和职能。为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规范社区服务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在日常工作中,张丁丁和同事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些不文明行为发生后,社区工作人员上前劝阻,遇到居民不理解,有人就会问,你凭啥来管我?大家逐渐意识到,随着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文明行为的劝导是需要有法律支撑和法律依据的。

  “对于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条例》都明确了具体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章‘法律责任’根据不文明行为的类型,与相关法律、法规紧密衔接,明确了处罚措施,便于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依照执行。”张丁丁说,“文明行为的养成,既需要环境营造和精神培育,也需要法律约束和道德惩戒。《条例》的出台将成为用法治力量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有助于通过法治‘他律’推动实现文明‘自律’。”

  贾东洁: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有秩序的城市。社会秩序的营造和维护,既需要依靠“法”,也需要依靠“礼”。兰州好人、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街道范家湾村社区专干贾东洁认为,《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不仅仅有道德层面的提倡和引导,还有法律层面的规范和惩戒。同时还从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文明出行等方面对公民应当遵守的文明行为进行了细化规范。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体现在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贾东洁说,点点滴滴中能汇聚成文明事、文明人、文明城。比如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给老人、小孩让座,遵守交通规则……

  每天跟居民打交道,贾东洁遇见最多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大声喧哗。有些居民带着情绪来,在办公场所大声喧哗,遇见这种情况,贾东洁总是先耐心安抚居民情绪,详细了解事情原委,然后帮助协调解决,最后她会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贾东洁告诉记者,自身的文明言行,一定能带动和影响其他人,在出现不文明行为倾向时要及时提醒劝导,为他人赢得尊重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只要都朝着“文明由我先行,劝导赢得尊重”的方向努力,文明离我们就不会遥远。

  贾东洁表示,《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后,她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正不文明习惯,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制止,杜绝不文明行为发生。同时积极宣传倡导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促进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 撂荒地变“聚宝盆” 皋兰县水阜镇破解荒地复耕难题助农民增收 撂荒地变“聚宝盆” 皋兰县水阜镇破解荒地复耕难题助农民增收
  • 中川国际机场首架进口水果包机抵达新区 中川国际机场首架进口水果包机抵达新区
  • 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累计完成92% 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累计完成92%
  • “武威人游武威”点燃沙海绿洲 “武威人游武威”点燃沙海绿洲
  • 定西通渭连续遭受冰雹袭击 农作物受灾严重 定西通渭连续遭受冰雹袭击 农作物受灾严重
  • 兰州西固区托幼机构今日起分批错时错峰开园 兰州西固区托幼机构今日起分批错时错峰开园
  • 甘肃省药监局30条措施提高药品应急保障监管能力 甘肃省药监局30条措施提高药品应急保障监管能力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2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兰州市社科规划项
3   兰州七里河区不动产登记大厅正式启用
4   转变传统观念 拓宽就业渠道 兰州榆中县
5   撂荒地变“聚宝盆” 皋兰县水阜镇破解
6   配合中川机场T3航站楼连接线建设 新区
7   中川国际机场首架进口水果包机抵达新区
8   兰州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
9   兰州市科技局与甘肃政法大学签署合作框
10   兰州市中医医院荣获“全省中医药工作先
11   H5|余忆童稚时
12   甘肃省连续5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
13   【为民情怀】武山:立足民生建项目 保
14   兰州:多彩活动 喜迎“六一”
15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行动启
分享到